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22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2-23页 |
1 绪论 | 第23-51页 |
·水氧化催化剂的发展 | 第24-36页 |
·多核贵金属Ru配合物的水氧化催化剂 | 第24-28页 |
·单核贵金属Ru配合物的水氧化催化剂 | 第28-33页 |
·其他金属配合物的水氧化催化剂 | 第33-36页 |
·光敏剂的发展 | 第36-37页 |
·染料敏化光解水分子器件的发展 | 第37-50页 |
·染料敏化光解水分子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衡量染料敏化光解水分子器件活性的标准 | 第38页 |
·染料敏化光解水分子器件的组装方式 | 第38-39页 |
·染料敏化光解水分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 第39-50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50-51页 |
2 催化剂柔性链结构对DS-PEC中光阳极水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1-70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60页 |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52-54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4-57页 |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57-58页 |
·DS-PEC-1和DS-PEC-2的制备 | 第58页 |
·DS-PEC-1和DS-PEC-2的电化学性质测试及仪器 | 第58页 |
·光阳极的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及仪器 | 第58页 |
·器件DS-PEC-1和DS-PEC-2的J-V测试及仪器 | 第58-59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1和DS-PEC-2光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及仪器 | 第59页 |
·DS-PEC-1和DS-PEC-2的i-t曲线测试及仪器 | 第59-60页 |
·DS-PEC-1和DS-PEC-2的法拉第效率的测试及仪器 | 第60页 |
·DS-PEC-1和DS-PEC-2的寿命检测及仪器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光阳极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60-62页 |
·光阳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DS-PEC-1和DS-PEC-2在不同电压下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63-64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1和DS-PEC-2光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分析 | 第64页 |
·DS-PEC-1和DS-PEC-2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64-66页 |
·DS-PEC-1和DS-PEC-2的法拉第效率 | 第66-67页 |
·DS-PEC-1和DS-PEC-2的寿命检测分析 | 第67-68页 |
·光阳极上催化剂的水氧化反应机理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3 催化剂对称结构对DS-PEC中光阳极水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70-79页 |
·引言 | 第70页 |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70-71页 |
·配合物C3的合成路线 | 第71-72页 |
·DS-PEC-2和DS-PEC-3的制备 | 第72页 |
·DS-PEC-2和DS-PEC-3的电化学性质测试及仪器 | 第72页 |
·DS-PEC-2和DS-PEC-3的J-V测试及仪器 | 第72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2和DS-PEC-3的活性影响及仪器 | 第72页 |
·DS-PEC-2和DS-PEC-3的i-t曲线测试及仪器 | 第72-73页 |
·长时间持续光照下DS-PEC-2和DS-PEC-3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及仪器 | 第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DS-PEC-2和DS-PEC-3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73-74页 |
·DS-PEC-2和DS-PEC-3的J-V曲线分析 | 第74-75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2和DS-PEC-3的活性影响分析 | 第75-76页 |
·DS-PEC-2和DS-PEC-3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76页 |
·DS-PEC-2和DS-PEC-3的法拉第效率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双核钌催化剂对DS-PEC中光阳极水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79-100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9页 |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80页 |
·目标化合物C4和C5的合成 | 第80-86页 |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86页 |
·DS-PEC-4和DS-PEC-5的制备 | 第86页 |
·DS-PEC-4和DS-PEC-5的电化学性质测试及仪器 | 第86页 |
·DS-PEC-4和DS-PEC-5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及仪器 | 第86-87页 |
·DS-PEC-4和DS-PEC-5的J-V测试及仪器 | 第87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4和DS-PEC-5活性的影响及仪器 | 第87页 |
·电解质对DS-PEC-4和DS-PEC-5的光电化学性质影响及仪器 | 第87页 |
·DS-PEC-4和DS-PEC-5的i-t曲线测试及仪器 | 第87-88页 |
·DS-PEC-4和DS-PEC-5法拉第效率的测试及仪器 | 第88页 |
·DS-PEC-4和DS-PEC-5的寿命检测及仪器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9页 |
·DS-PEC-4和DS-PEC-5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89-90页 |
·DS-PEC-4和DS-PEC-5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90-91页 |
·DS-PEC-4和DS-PEC-5在不同电压下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91-92页 |
·光强密度对DS-PEC-4和DS-PEC-5光电活性的影响分析 | 第92-93页 |
·电解质对DS-PEC-4和DS-PEC-5的光电化学性质影响 | 第93-94页 |
·DS-PEC-4和DS-PEC-5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94-96页 |
·DS-PEC-4和DS-PEC-5的法拉第效率 | 第96-97页 |
·DS-PEC-4和DS-PEC-5的寿命检测分析 | 第97-98页 |
·光阳极上双核催化剂的水氧化反应机理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5 PMMA修饰物对DS-PEC中光阳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第100-109页 |
·引言 | 第100-101页 |
·实验部分 | 第101-103页 |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101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1页 |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制备 | 第102页 |
·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扫描电镜(SEM) | 第102页 |
·PMMA修饰前后光阳极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 | 第102页 |
·电化学条件检测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稳定性 | 第102页 |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修饰的光阳极进行优化 | 第102页 |
·光电化学条件下检测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稳定性 | 第102-103页 |
·PMMA修饰的光阳极组装的分子器件的法拉第效率测试 | 第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08页 |
·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103-104页 |
·PMMA修饰前后光阳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104页 |
·电化学条件检测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稳定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修饰的光阳极进行优化分析 | 第105-106页 |
·光电化学条件检测PMMA修饰的光阳极的稳定性分析 | 第106-107页 |
·PMMA修饰的光阳极组装的分子器件的法拉第效率的测试分析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6 均相多核钌水氧化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 第109-123页 |
·引言 | 第109-110页 |
·实验部分 | 第110-116页 |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110-111页 |
·目标化合物C6和C7的合成 | 第111-114页 |
·催化剂C6和C7的电化学性质测试及仪器 | 第114-115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化学氧化放氧测试及仪器 | 第115-116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动力学测试及仪器 | 第116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光化学放氧测试及仪器 | 第1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2页 |
·目标化合物C6和C7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6页 |
·催化剂C6和C7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 第116-117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化学放氧测试分析 | 第117-119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动力学测试分析 | 第119-121页 |
·催化剂C6和C7的光化学放氧测试分析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创新点 | 第124页 |
·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附录A 本论文所合成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和高分辨质谱谱图 | 第135-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