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5页 |
| ·萌芽阶段(1920—1948) | 第11页 |
| ·停滞阶段(1949—1985) | 第11页 |
| ·繁荣阶段(1985—至今) | 第11-15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难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8-34页 |
| ·20世纪20年代归农思想风潮渐起 | 第18-20页 |
| ·章士钊的个人经历 | 第20-21页 |
| ·主要思想来源 | 第21-34页 |
| ·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 第21-25页 |
| ·传统文化对章士钊的影响 | 第25-29页 |
| ·基尔特主义的影响 | 第29-34页 |
| 第三章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 | 第34-43页 |
| ·“以农立国”的定义与思想内涵 | 第34-35页 |
| ·“以农立国”思想的应用 | 第35-43页 |
| ·经济制度构建——自给自足 | 第35-36页 |
| ·政治思想——业治 | 第36-39页 |
| ·文化建设——明农 | 第39-43页 |
| 第四章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评析 | 第43-50页 |
| ·章士钊早期“调和立国”思想与“以农立国”思想比较 | 第43-45页 |
| ·章士钊“调和立国”的思想内涵 | 第43-44页 |
| ·章士钊早期“调和立国”思想与“以农立国”思想比较 | 第44-45页 |
|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与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比较 | 第45-47页 |
| ·“以农立国”思想的评价 | 第47-50页 |
| ·“以农立国”在章士钊政治思想中的地位 | 第47页 |
|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的价值 | 第47-48页 |
| ·“以农立国”思想的缺陷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余论 | 第50-58页 |
| ·从“以农立国”思想看20世纪20年代“归农”学潮 | 第50-52页 |
| ·美国“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之争 | 第52-53页 |
|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第53-56页 |
| ·章士钊“以农立国”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及本文意旨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