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紧急救援站安全控制基准 | 第11-13页 |
·紧急救援站风机设计方法 | 第13-14页 |
·排烟风阀控制 | 第14-16页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通风排烟模式 | 第19-35页 |
·紧急救援站型式 | 第19-26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通风排烟模式 | 第26-28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斜井送排风通风模式 | 第27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半横向通风排烟模式 | 第27-28页 |
·平安隧道紧急救援站计算基本参数 | 第28-34页 |
·隧道断面尺寸 | 第28页 |
·紧急救援站参数 | 第28-29页 |
·火灾规模 | 第29-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安全控制基准 | 第35-61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功能要求 | 第35-36页 |
·火灾隧道安全控制标准 | 第36-41页 |
·排烟道安全控制标准 | 第41-43页 |
·疏散横通道安全控制标准 | 第43-60页 |
·疏散横通道烟气控制理论 | 第44-48页 |
·疏散横通道临界风速 | 第48-60页 |
·火源位置影响分析 | 第49-56页 |
·纵向通流速度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防火门高度影响分析 | 第59页 |
·防火门宽度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风机设计方法 | 第61-78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风机布置方式 | 第61-69页 |
·安全隧道内布置射流送风 | 第62-66页 |
·射流风机距离疏散横通道50m | 第62-64页 |
·射流风机距离疏散横通道120m | 第64-65页 |
·射流风机布置在隧道洞口 | 第65-66页 |
·疏散横通道布置射流风机 | 第66-69页 |
·半横向通风排烟紧急救援站烟流分布 | 第69-72页 |
·紧急救援站内烟流分布 | 第69-70页 |
·紧急救援站风速分布 | 第70-72页 |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风机功率设计方法 | 第72-77页 |
·射流风机设计方法 | 第72-74页 |
·轴流风机设计方法 | 第74-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双洞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排烟风阀控制技术 | 第78-98页 |
·排烟效果评价标准 | 第78页 |
·排烟道流速分布规律 | 第78-79页 |
·紧急救援站排烟风阀控制 | 第79-97页 |
·火源位置的影响分析 | 第80-90页 |
·不同火源位置烟流分布 | 第80-84页 |
·不同火源位置温度分布 | 第84-86页 |
·不同火源位置排烟效率分布 | 第86-90页 |
·排烟量的影响分析 | 第90-97页 |
·排烟量100m~3/s-210m~3/s紧急救援站烟流分布 | 第90-93页 |
·排烟量100m~3/s-210m~3/s紧急救援站温度分布 | 第93-94页 |
·排烟量100m~3/s-210m~3/s紧急救援站排烟效率分布 | 第94-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