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现实意义第12-13页
   ·研究创新点第13-14页
     ·内容创新第13页
     ·方法创新第13-14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14-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研究文献综述第17页
   ·贷款损失准备主要研究文献综述第17-22页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的研究第17-18页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信号传递第18-19页
     ·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管理第19-20页
     ·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管理第20-21页
     ·贷款损失准备与顺周期理论第21-22页
   ·小结第22-25页
第3章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历史回顾第25-29页
   ·制度确立阶段第25-26页
   ·重大改革阶段第26-27页
   ·制度进一步完善阶段第27页
   ·小结第27-29页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分析第29-45页
   ·国有商业银行计提分析第30-35页
     ·不良贷款率第32-33页
     ·拨备覆盖率第33-34页
     ·贷款拨备率第34-35页
   ·股份制商业银行计提分析第35-39页
     ·不良贷款率第37-38页
     ·拨备覆盖率第38页
     ·贷款拨备率第38-39页
   ·城市商业银行计提分析第39-42页
     ·不良贷款率第40-41页
     ·拨备覆盖率第41页
     ·贷款拨备率第41-42页
   ·小结第42-45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5-57页
   ·随机前沿模型简介第45-47页
     ·Battese and Coelli(1992)模型第46页
     ·Battese and Coelli(1995)模型第46-47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7-50页
     ·变量选择第47-50页
     ·数据来源第50页
   ·模型构建第50-51页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模型结果第51-52页
     ·计提效率分析第52-54页
     ·技术非效率项影响因素分析第54-57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7-63页
   ·研究结论第57-58页
   ·对策建议第58-61页
     ·完善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第58-59页
     ·加强财务报表中对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信息的披露第59-60页
     ·加强和深化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督管理体系第60页
     ·健全和完善动态准备金计提制度第60-61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61-62页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联动性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