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旅游规划概念 | 第12页 |
·旅游规划类型 | 第12-13页 |
·红色旅游和红色旅游规划 | 第13页 |
·旅游规划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 | 第15页 |
·分析研究 | 第15页 |
·实地调研 | 第15页 |
·案例研究 | 第15页 |
·比较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6-25页 |
·旅游规划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相关组织——提出概念,提供指导 | 第16页 |
·美国旅游规划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法国旅游规划研究——化大为小、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 第17页 |
·德国旅游规划研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 第17页 |
·国内旅游规划研究——时间短、发展快、内容多元 | 第17-20页 |
·红色旅游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国外类似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发展 | 第20-21页 |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 | 第21页 |
·我国红色旅游及其规划理论的发展 | 第21-25页 |
第2章 红色旅游规划方法问题的提出 | 第25-33页 |
·旅游规划的方法体系 | 第25-26页 |
·红色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异同 | 第26-27页 |
·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 | 第27-30页 |
·调研实例分析 | 第27-30页 |
·展馆参观园区纪念型——卢沟桥文化旅游区 | 第27-28页 |
·红色革命遗址体验型——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 | 第28-29页 |
·红色文化结合自然景观型——山东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战役遗址 | 第29-30页 |
·问题总结 | 第30页 |
·红色旅游区规划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 第30-33页 |
·红色旅游区特殊性与旅游规划普适方法的矛盾 | 第30-32页 |
·一般的调查和评价标准无法体现红色资源的特殊价值 | 第31页 |
·以经济收益为核心旅游市场分析无法反映红色旅游特征及发展目标 .. 22 | 第31页 |
·景区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与红色资源不匹配无法妥善利用红色旅游资源 | 第31-32页 |
·现行旅游规划编制体系与红色旅游特征的不一致 | 第32-33页 |
·规划编制体系有待完善更新 | 第32页 |
·缺少专门性规划指导文件 | 第32-33页 |
第3章 红色旅游区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 第33-53页 |
·旅游资源分类现状及特点 | 第33页 |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第33-35页 |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 第33页 |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第33-35页 |
·红色旅游资源特殊性 | 第35页 |
·政治文化宣传性 | 第35页 |
·不可再生性 | 第35页 |
·易受破坏性 | 第35页 |
·多元集群性 | 第35页 |
·红色旅游资源分类内容 | 第35-36页 |
·革命历史文化遗址 | 第36页 |
·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物 | 第36页 |
·革命领袖、杰出人物故居和活动地 | 第36页 |
·革命历史纪念场所 | 第36页 |
·时代精神展示场所 | 第36页 |
·时代精神承载物 | 第36页 |
·综合展示场馆 | 第36页 |
·红色文化相关非物质遗产 | 第36页 |
·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 | 第36-37页 |
·红色旅游区资源评价标准 | 第37-42页 |
·焦庄户红色旅游景区资源调查与评价 | 第42-53页 |
·地理区位、交通便利性调查及评价 | 第43-44页 |
·红色革命历史调查与评价 | 第44-45页 |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百年古村 | 第44页 |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冀东对敌斗争旗帜 | 第44页 |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要的教育宣传基地 | 第44-45页 |
·评价小结 | 第45页 |
·焦庄户地道遗址核心展示资源调查与评价 | 第45-47页 |
·地道遗址调查 | 第45-46页 |
·遗址建筑调查 | 第46-47页 |
·评价小结 | 第47页 |
·焦庄户古村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第47-50页 |
·革命历史文化信息丰富 | 第47-48页 |
·村落环境优美 | 第48页 |
·焦庄户民居建筑特点鲜明艺术性强 | 第48-50页 |
·评价小结 | 第50页 |
·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调查与评价 | 第50-51页 |
·评价结果 | 第51-53页 |
第4章 红色旅游规划市场调查分析 | 第53-62页 |
·红色旅游规划中市场调查分析方法和内容 | 第53页 |
·焦庄户红色旅游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 第53-55页 |
·周边景点内容 | 第53-54页 |
·周边区域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 | 第54-55页 |
·周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 | 第55页 |
·周边区域游线组织协调情况 | 第55页 |
·焦庄户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发展情况及发展需求分析 | 第55-62页 |
·客源市场分析 | 第55-56页 |
·焦庄户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 第56-61页 |
·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 第56-57页 |
·焦庄户古村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 第57-60页 |
·旅游产业经营现状 | 第60-61页 |
·宏观政策对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 | 第61-62页 |
第5章 红色旅游规划空间布局和规划内容 | 第62-85页 |
·红色旅游规划原则 | 第62页 |
·保护优先原则 | 第62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62页 |
·村民共建原则 | 第62页 |
·动态开发原则 | 第62页 |
·红色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 第62-63页 |
·焦庄户地道战红色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 第63-85页 |
·焦庄户地道战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布局 | 第64-67页 |
·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 第64-65页 |
·市场调查及规划背景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 第65-66页 |
·空间布局结果 | 第66-67页 |
·基于空间布局产生的功能区划和红色旅游内容安排 | 第67-84页 |
·地道战核心展示区 | 第67-69页 |
·北京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园 | 第69-71页 |
·焦庄户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区 | 第71-73页 |
·红色文化旅游商业区 | 第73-76页 |
·乡村旅游街区 | 第76-78页 |
·北双源湖景区 | 第78-80页 |
·南双源湖景区 | 第80-82页 |
·景区服务中心 | 第82-84页 |
·焦庄户地道战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的对应结果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