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静脉三维重建及快速显影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近红外成像 | 第11-12页 |
·远红外成像 | 第12-13页 |
·血管分割方法 | 第13-15页 |
·造影及荧光图像的血管分割方法 | 第13-14页 |
·皮下静脉图像的血管分割 | 第14-15页 |
·血管三维重建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6-17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皮下静脉血管分割及参数计算方法 | 第19-39页 |
·血管分割方法概述 | 第19-20页 |
·静脉图像预处理 | 第20-23页 |
·皮肤区域提取及边缘延拓 | 第20-21页 |
·静脉血管增强 | 第21-23页 |
·血管特征图计算及粗分割 | 第23-26页 |
·血管精分割 | 第26-31页 |
·血管分支提取、修补及拟合 | 第26-28页 |
·轮廓图像坐标映射 | 第28-29页 |
·特征提取及血管聚类 | 第29-31页 |
·血管图像后处理 | 第31页 |
·实验与讨论 | 第31-38页 |
·参数选择 | 第31-32页 |
·模拟数据实验 | 第32-36页 |
·真实数据实验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皮下静脉血管的三维重建 | 第39-58页 |
·静脉血管的三维重建算法概述 | 第39页 |
·血管匹配约束条件 | 第39-45页 |
·对极几何和极线约束 | 第39-42页 |
·单应性约束 | 第42-45页 |
·基于混合约束和层次优化的血管匹配 | 第45-49页 |
·中心线点点匹配 | 第45-47页 |
·单应矩阵优化 | 第47-48页 |
·基于血管段的匹配 | 第48-49页 |
·血管三维重建 | 第49-50页 |
·实验与讨论 | 第50-57页 |
·参数选择 | 第50页 |
·单应矩阵优化 | 第50-51页 |
·血管匹配准确率与反投影误差 | 第51-53页 |
·血管匹配效率 | 第53-54页 |
·三维模拟数据误差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皮下静脉三维重建及快速显影系统 | 第58-74页 |
·系统设计、搭建及控制 | 第58-61页 |
·相机选型 | 第59-60页 |
·光源、控制电路及微型投影仪 | 第60页 |
·成像设备支撑结构及底板 | 第60-61页 |
·系统标定 | 第61-66页 |
·相机标定 | 第61-65页 |
·投影仪标定 | 第65-66页 |
·皮肤表面三维重建 | 第66-71页 |
·结构光编码 | 第66-68页 |
·结构光解码、匹配及三维重建 | 第68-69页 |
·皮肤表面三维重建的精度分析 | 第69-71页 |
·系统运行流程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