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国外显微红外成像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显微红外成像系统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发展趋势 | 第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基础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分析 | 第22-24页 |
·红外光学系统分类 | 第22-23页 |
·光学系统参数 | 第23-24页 |
·红外显微光学分辨率 | 第24页 |
·红外探测器 | 第24-25页 |
·红外图像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像元响应率 | 第25-26页 |
·缺陷像素 | 第26页 |
·噪声等效温差 | 第26-27页 |
·响应率非均匀性 | 第27页 |
·图像非均匀校正 | 第27-31页 |
·非均匀校正基础 | 第27-28页 |
·基于两点校正的算法 | 第28-30页 |
·基于积分时间的校正算法 | 第30-31页 |
·基于微位移平台的高分辨率成像基础 | 第31页 |
·高分辨率成像原理 | 第31页 |
·高分辨率成像结构分析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设计 | 第33-50页 |
·引言 | 第33页 |
·系统组成 | 第33-34页 |
·成像光学结构设计 | 第34-37页 |
·透射式光学结构系统 | 第34-35页 |
·反射式光学结构系统 | 第35-37页 |
·探测器选用 | 第37页 |
·模拟采集电路设计 | 第37-45页 |
·探测器偏置电压设计 | 第38-39页 |
·探测器模拟输出驱动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最优模拟信号采集设计 | 第41-43页 |
·探测器温度控制 | 第43-45页 |
·模数混合电路设计 | 第45页 |
·数字处理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电源设计 | 第45-46页 |
·多层板设计 | 第46页 |
·FPGA 外围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其他外设及接口设计 | 第47页 |
·成像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47页 |
·采集与分析系统组成 | 第47页 |
·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 第47页 |
·基于微位移的高分辨率成像设计 | 第47-49页 |
·微位移平台设计 | 第47-48页 |
·微位移平台与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 FPGA 的红外图像处理设计与实现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页 |
·软件组成说明 | 第50-51页 |
·基于 FPGA 的实时非均匀校正实现 | 第51-55页 |
·非均匀校正程序流程设计 | 第51页 |
·在线系数计算 | 第51-54页 |
·单点修正实现 | 第54-55页 |
·非均匀校正实现 | 第55页 |
·红外图像直方图修正 | 第55-57页 |
·直方图修正原理 | 第55-56页 |
·红外图像直方图修正实现 | 第56-57页 |
·图像显示与传输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红外显微成像系统性能评价及实验 | 第59-73页 |
·引言 | 第59页 |
·成像电路系统性能评价 | 第59-64页 |
·成像电路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59-60页 |
·成像电路系统性能分析结果 | 第60-62页 |
·非均匀校正算法评估 | 第62-64页 |
·基于透射光路的显微成像实验 | 第64-67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67页 |
·基于反射光路的显微成像实验 | 第67-69页 |
·基于微位移平台的高分辨率成像实验 | 第69-72页 |
·实验结论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