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晶引流效应的微流体驱动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主要符号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微驱动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特殊微流体驱动简介及其原理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液晶引流效应的理论计算 | 第18-40页 |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第18-19页 |
·液晶引流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基础流体力学方程和液晶本构方程 | 第20-21页 |
·液晶Frank自由能密度和角运动方程 | 第21-22页 |
·方程组的化简与初始边界条件设定 | 第22-25页 |
·方程组的化简 | 第23-24页 |
·初始边界条件设定 | 第24-25页 |
·编程原理与程序优化 | 第25-28页 |
·模型的求解结果 | 第28-39页 |
·施加连续电场后液晶引流速度和指向矢变化形式 | 第28-33页 |
·液晶盒盒厚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33-36页 |
·电场波形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36页 |
·电场幅值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36-37页 |
·电场频率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电场占空比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实验仪器的设计与制作 | 第40-52页 |
·设计原理 | 第41-46页 |
·通道信息调节方法 | 第42页 |
·任意通道波形输出和调节方法 | 第42-43页 |
·任意通道波形幅值和频率调节方法 | 第43-44页 |
·任意通道波形占空比和初始相位角调节方法 | 第44-45页 |
·显示电路控制和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 第45页 |
·按键功能设计 | 第45-46页 |
·系统硬件 | 第46-48页 |
·D/A芯片选取PCF8591 | 第46-47页 |
·D/A芯片选取DAC0832 | 第47-48页 |
·系统软件 | 第48页 |
·仿真与实物 | 第48-51页 |
·系统仿真 | 第48-49页 |
·实物制作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微驱动器的实验研究 | 第52-78页 |
·液晶盒制作工艺 | 第52-62页 |
·液晶盒的配置与清洗 | 第52-55页 |
·液晶盒基片涂抹配向层 | 第55-59页 |
·液晶盒基片配向 | 第59-60页 |
·填充液晶并添加定位粒子 | 第60-62页 |
·液晶盒结构及驱动实物 | 第62-66页 |
·单方向驱动液晶盒 | 第63-64页 |
·两方向驱动液晶盒 | 第64-65页 |
·四方向驱动液晶盒 | 第65-66页 |
·观察驱动情况并整理实验数据 | 第66-72页 |
·观察驱动情况 | 第66-68页 |
·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整理实验数据 | 第70-72页 |
·视频计算结果 | 第72-74页 |
·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相比较 | 第74-77页 |
·液晶盒盒厚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74-75页 |
·电场波形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75页 |
·电场幅值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75-76页 |
·电场频率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76-77页 |
·电场占空比对上基片速度与位移的影响 | 第77页 |
·数值大小比较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