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国内外一般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一般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一般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外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国内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国内外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国外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国内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23页 |
·国内外粮食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既有研究的总结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预测理论基础 | 第27-43页 |
·应急物流概述 | 第27-30页 |
·应急物流的含义 | 第27页 |
·应急物流的特点 | 第27-28页 |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含义 | 第28-29页 |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特点 | 第29-30页 |
·应急物资概述 | 第30-32页 |
·应急物资的概念和分类 | 第30页 |
·应急物资需求特点 | 第30-31页 |
·应急物资需求内容 | 第31-32页 |
·粮食应急物流概述 | 第32-36页 |
·粮食应急物流的含义 | 第32页 |
·粮食应急物流的特点 | 第32-33页 |
·粮食应急物流的目标 | 第33-35页 |
·粮食应急物流的基本运作过程 | 第35-36页 |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法选择原则 | 第36-37页 |
·对现有主要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法的评述 | 第37-38页 |
·两类权重系数求取方法概述 | 第38-42页 |
·AHP法 | 第38-40页 |
·模糊综合评价G1法概述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 第43-54页 |
·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 | 第43-47页 |
·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的含义 | 第43页 |
·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4-47页 |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第47-51页 |
·自然灾害风险的含义 | 第47-48页 |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 第48页 |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8-49页 |
·地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0页 |
·地区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解释 | 第50-51页 |
·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1页 |
·自然灾害风险系数 | 第51页 |
·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 第51-52页 |
·模型假设 | 第51-52页 |
·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预测模型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54-66页 |
·研究地区概述 | 第54页 |
·Z市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粮食需求量 | 第54-65页 |
·Z市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 | 第54-57页 |
·Z市自然灾害风险系数 | 第57-63页 |
·Z市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量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67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4-75页 |
附录一:自然灾害应急地区系数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75-76页 |
附录二: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76-78页 |
附录三:各评价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78-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