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文化空间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机制研究--以吐鲁番葡萄沟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和依据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依据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社区参与旅游研究评述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文献分析法第15页
     ·问卷调查法第15页
     ·田野调查法第15页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第15-16页
   ·研究框架第16-17页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1页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关系第18页
     ·文化空间和社区参与旅游的概念第18页
     ·文化空间与社区参与旅游的关系第18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1页
     ·文化空间理论第18-19页
     ·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页
     ·社会人类学理论第19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9-20页
     ·增权理论第20页
     ·社会交换理论第20-21页
3 吐鲁番旅游发展现状第21-23页
   ·吐鲁番旅游概况第21页
   ·葡萄沟景区概况第21-23页
     ·地理位置和村民居住情况第21页
     ·主要旅游资源和开发现状第21-23页
4 葡萄沟景区社区参与旅游调研设计与实地调查第23-26页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问卷设计第23-25页
     ·旅游化生存路径体系第23-24页
     ·文化空间理论下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25页
   ·预调研分析第25页
     ·问卷预调研第25页
     ·可靠性分析第25页
     ·效度分析第25页
   ·调研过程第25-26页
5 游客文化要素感知实证分析第26-35页
   ·问卷描述性分析第26-27页
   ·游客文化要素感知的因子分析第27-31页
     ·信度效度检验第27-28页
     ·影响游客文化要素感知主成分分析第28-31页
   ·基于因子得分各指标数据分析第31-35页
     ·游客对于葡萄沟生活化感知体验第31-33页
     ·游客对于葡萄沟舞台化感知体验第33-35页
6 居民真实性感知实证分析第35-45页
   ·问卷描述性分析第35-36页
   ·居民文化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分析第36-39页
     ·信度效度检验第36-37页
     ·影响居民文化真实性感知主成分分析第37-39页
   ·基于因子得分的各指标分析第39-45页
     ·居民对于生活化真实因子的感受第40-43页
     ·居民对舞台化真实感知的态度第43-45页
7 居民和游客调查数据协调性分析第45-52页
   ·居民和游客总体感知调查结果比较第45页
   ·居民和游客舞台化感知调查结果分析第45-46页
     ·居民和游客舞台化感知总体差异第45页
     ·居民和游客舞台化感知主因子对比第45-46页
     ·居民和游客舞台化感知指标间比较第46页
   ·居民和游客生活化感知调查结果分析第46-52页
     ·居民和游客生活化生存感知总体比较第46页
     ·居民和游客生活化生存感知主因子分析第46-47页
     ·居民和游客生活化感知指标间对比第47-52页
8 文化空间再造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机制构建第52-58页
   ·制度空间再造第53-54页
     ·公平利益分配机制第53页
     ·完善宣传营销机制第53-54页
     ·规范制度保障机制第54页
     ·加强监督监管机制第54页
   ·意识空间再造第54-55页
     ·增强沟通监管机制第54-55页
     ·重视教育培训机制第55页
   ·物质空间再造第55-58页
     ·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机制第55-56页
     ·丰富民俗文化开发机制第56-57页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61-62页
附录二:葡萄沟景区居民参与旅游调查问卷第62-64页
附录三:葡萄沟景区社区参与旅游调查问卷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微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