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 ·旋挖钻机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旋挖钻机变幅机构的原理及特点 | 第12-14页 |
| ·旋挖钻机变幅机构及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必要性、重要性和意义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旋挖钻机破岩钻进力学模型分析 | 第18-27页 |
| ·旋挖钻机入岩对主机的要求 | 第18页 |
| ·旋挖钻机入岩施工钻具介绍 | 第18-20页 |
| ·截齿筒钻的入岩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 ·钻具的简化 | 第21页 |
| ·岩石的简化 | 第21页 |
| ·岩石破碎的基准 | 第21-22页 |
| ·计算的输入值 | 第22页 |
| ·模型的简化计算过程 | 第22-24页 |
| ·截齿的尺寸 | 第22页 |
| ·旋转切削时接触前面的面积计算 | 第22-23页 |
| ·旋转切削时接触底面的面积计算 | 第23页 |
| ·旋转切削时克服岩石强度纯切削理论需要的扭矩 | 第23-24页 |
| ·旋转切削时克服岩石与钻齿之间的摩擦力理论需要的扭矩 | 第24页 |
| ·理论需要的总扭矩 | 第24页 |
| ·切削时需要的加压力计算 | 第24页 |
| ·实际施工验证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旋挖钻机力学特性建模 | 第27-41页 |
| ·工作机构力学模型简化原理 | 第27页 |
| ·工作机构力学模型建模 | 第27-39页 |
| ·全装备静力分析 | 第27-31页 |
| ·强力起拔工况分析(垂直立桅状态,主卷扬拉力最大) | 第31-33页 |
| ·不加压钻进工况 | 第33-35页 |
| ·直状态机械限位工作,桅杆油缸压力最高 | 第35-37页 |
| ·水平状态机械限位工作,桅杆油缸压力最高 | 第37-3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旋挖钻机工作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41-52页 |
| ·优化模型 | 第41-44页 |
| ·设计变量 | 第41-42页 |
| ·目标函数 | 第42页 |
| ·约束条件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优化方法研究 | 第44-48页 |
| ·多目标优化方法简介 | 第44-45页 |
| ·遗传算法的概述 | 第45-48页 |
| ·优化计算的程序实现方法 | 第48-4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工作机构强度和刚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64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52-57页 |
| ·工作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载荷和约束条件简化 | 第58-61页 |
| ·模型求解 | 第61-62页 |
| ·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