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水热法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MPO4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21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8-10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1-13页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第11-12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比较第13-14页
   ·电化学阻抗谱方法介绍第14-15页
     ·电化学阻抗谱法第14页
     ·阻抗的基本条件第14页
     ·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第14-15页
   ·EIS方法介绍第15页
   ·铅酸电池和镍氢镍镉电池EIS研究第15-16页
   ·EIS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第16页
   ·EIS在电池电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第16-19页
     ·EIS研究SEI第16-19页
     ·电池动力学反应活化能的研究第19页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实验原料、实验仪器与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第21-28页
   ·引言第21页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21-22页
   ·样品制备第22-23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3-27页
     ·电池的组装第23-25页
     ·充放电测试第25-26页
     ·电池阻抗测试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合成材料循环性能的测试第28-41页
   ·影响电池循环性能的因素第28-29页
   ·对Fe和Mn不同比例的钾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比较第29-33页
   ·对Fe和Co不同比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比较第33-36页
   ·对Fe和Ni不同比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比较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等效电路模型建立第41-58页
   ·电池模型介绍第41页
   ·等效电路模型介绍第41-42页
   ·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第42-46页
     ·等效电路模型结构第42-44页
     ·等效电路模型中参数的电化学特性第44-46页
     ·数学关系推导第46页
   ·对Fe和Mn不同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建立第46-50页
   ·对Fe和Co不同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建立第50-53页
   ·对Fe和Ni不同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建立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频旋转电压注入法对IPMSM无传感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面向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的高时空分辨率遥感融合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