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芒草驯养牛瘤胃微生物Fosmid文库中漆酶新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3页
 1. 生物质能的发展与纤维素的结构第11-13页
   ·新型能源植物—芒草第11页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第11-12页
   ·木质素的结构第12-13页
 2. 木质素的高效降解对实现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第13-17页
   ·木质素的降解第13页
   ·木质素的降解酶系第13-14页
   ·漆酶的特性第14-15页
   ·漆酶的应用第15-16页
   ·漆酶的分类第16-17页
 3. 瘤胃微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可开发的基因资源第17-19页
   ·瘤胃微生物的种类第17-18页
   ·芒草驯养对发掘牛瘤胃微生物纤维素降解酶的意义第18-19页
 4. 开发利用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重要研究方法—宏基因组学第19-21页
   ·未培养微生物第19页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漆酶研究中的应用第19-21页
   ·利用宏基因组学进行漆酶研究的展望第21页
 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选题依据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35页
 1 材料第23-25页
   ·实验材料及来源第23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23页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3-25页
 2 方法第25-35页
   ·Fosmid文库的筛选第25-26页
     ·Fosmid文库的筛选(功能筛选法)第25页
     ·Fosmid文库中具有漆酶活性克隆子的保存第25-26页
   ·亚克隆文库的构建和筛选第26-30页
     ·Fosmid文库克隆子质粒的提取第26-27页
     ·pUC19质粒载体的提取第27-28页
     ·目的片段与pUC19载体的酶切第28页
     ·目的片段酶切产物与pUC19载体的酶切产物回收第28页
     ·目的片段与pUC19回收产物的连接第28-29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9页
     ·亚克隆文库的筛选第29-30页
   ·亚克隆文库中阳性克隆的检测第30页
   ·功能基因序列分析第30页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30-32页
     ·特异引物的设计第30页
     ·PCR扩增第30-31页
     ·pET30a(+)质粒载体以及pUC19-134B2质粒提取第31页
     ·酶切体系第31页
     ·制备感受态第31页
     ·转化第31-32页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2-33页
     ·最佳诱导剂剂量的确定第32页
     ·最佳诱导温度的确定第32页
     ·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第32-33页
   ·漆酶粗酶液的制备第33页
   ·漆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第33-35页
     ·漆酶活力的测定(ABTS法)第33页
     ·粗酶液中漆酶最适pH值的测定第33页
     ·粗酶液中漆酶最适温度的测定第33-34页
     ·粗酶液中漆酶热稳定性的研究第34页
     ·粗酶液中漆酶pH稳定性的研究第34页
     ·金属离子对粗酶液活力的影响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5-47页
   ·Fosmid文库的筛选第35页
   ·亚克隆文库的构建与筛选第35-38页
     ·Fosmid文库阳性克隆子与pUC19载体质粒的提取第35-36页
     ·目的片段酶切产物与pUC19载体连接第36-37页
     ·亚克隆文库筛选结果第37页
     ·亚克隆质粒pUC19-134B2-29的双酶切鉴定第37-38页
   ·亚克隆序列分析第38-39页
     ·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8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38-39页
     ·信号肽分析第39页
   ·unlac134B2原核表达第39-41页
     ·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第39-40页
     ·基因工程菌功能验证第40-41页
   ·诱导条件的优化结果第41-43页
     ·最佳诱导剂剂量的确定第41页
     ·最佳诱导温度的确定第41-42页
     ·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第42-43页
   ·漆酶酶学性质初步分析第43-47页
     ·最适反应pH值的确定第43页
     ·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第43-44页
     ·漆酶的热稳定性第44页
     ·漆酶的pH稳定性第44-45页
     ·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第45-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第49-51页
   ·结论第49页
   ·创新点第49页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启动子调控NPR1基因诱导表达对拟南芥广谱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耐镉细菌的筛选及其耐镉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