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缩略词表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一 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第7页 |
| 二 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 第7-8页 |
| 三 TOLL样受体与RA的关系 | 第8-9页 |
| 四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实验研究 | 第10-3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0-12页 |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 ·实验试剂、药品 | 第10-11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1-12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2-15页 |
| ·SD动物饲养及分组 | 第12-13页 |
| ·RA模型的制备 | 第13页 |
| ·剂量设计 | 第13-14页 |
| ·给药方法 | 第14页 |
| ·样本采集及处理 | 第14-15页 |
| 3 实验指标检测及检测方法 | 第15-21页 |
| ·体重 | 第15页 |
| ·左后足厚度 | 第15页 |
| ·左后踝关节周长 | 第15页 |
| ·血清C反应蛋白(CRP) | 第15-16页 |
| ·血清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因子(RF) | 第16页 |
| ·血清IL-12检测 | 第16页 |
| ·血清IFN-γ检测 | 第16-17页 |
| ·血清IL-10检测 | 第17页 |
| ·病理形态学 | 第17-20页 |
| ·脾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8 | 第20-21页 |
| 4 统计学方法 | 第21-22页 |
| 5 实验结果 | 第22-34页 |
| ·一般指标观察 | 第22页 |
| ·体重 | 第22-24页 |
| ·左后足厚度 | 第24-25页 |
| ·左后关节周长 | 第25-26页 |
| ·血清CRP、RF | 第26-27页 |
| ·血清IL-12、IFN-γ、IL-10的表达 | 第27-28页 |
| ·病理形态学 | 第28-32页 |
| ·TLR8免疫组化结果 | 第32-34页 |
| 讨论 | 第34-45页 |
| 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及治疗概要 | 第34-35页 |
| 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概要 | 第35页 |
| 3 复制细菌相关抗原诱导的RA动物模型和药物选择依据 | 第35-37页 |
| ·RA动物模型的复制 | 第35-36页 |
| ·阳性药物选择 | 第36-37页 |
| ·青藤碱的选择 | 第37页 |
| 4 青藤碱治疗RA的抗炎机制初探 | 第37-43页 |
| ·修复关节结构损害 | 第37-39页 |
| ·青藤碱对RA模型大鼠血清中CRP、RF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恢复RA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 第40-43页 |
| 5 青藤碱通过影响模式识别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初讨 | 第43-45页 |
| 机制示意图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件1 综述 | 第52-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