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口腔正畸学论文

基于有限元的儿童牙齿重新排列的诱导方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发展概况第8-9页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生物力学发展概况第9-10页
   ·儿童诱导技术介绍第10-14页
     ·儿童诱导器简介第11页
     ·儿童诱导器主要优点第11-12页
     ·儿童诱导器的具体治疗过程第12-13页
     ·儿童诱导器生物力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4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儿童下颌切牙整体移动诱导方案的验证和评价第15-29页
   ·儿童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5-18页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5-16页
     ·计算机的配置及软件第16页
     ·牙颌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处理第16-18页
   ·儿童下颌切牙整体移动模型的简化第18-19页
   ·简化模型的处理第19-22页
     ·牙颌模型的单元网格划分第19-20页
     ·儿童牙颌的材料特性第20页
     ·诱导力的选择以及坐标原点的设置第20-21页
     ·牙颌组织边界条件的设定和相互作用的定义第21-22页
   ·动态过程的模拟第22-23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23-28页
   ·讨论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儿童切牙整体移动诱导过程的个体差异研究第29-35页
   ·儿童诱导器作用下个体差异的生物力学研究第29-31页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9-30页
     ·模型的建立第30页
     ·边界条件的设定以及相互作用的定义第30页
     ·儿童个体差异患者切牙整体移动的载荷条件第30-31页
     ·模型的几何特征第31页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1-33页
   ·分析和讨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儿童切牙整体移动诱导过程对支抗牙的影响第35-4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儿童诱导器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儿童下颌牙列和诱导器三维模型数据第36页
   ·模型的单元网格数据第36页
   ·边界条件的设定和相互作用定义第36-37页
   ·诱导力的选择第37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37-41页
     ·儿童隐形诱导器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变分布第37-38页
     ·儿童隐形诱导器作用下的牙颌应力分布第38-40页
     ·儿童隐形诱导器应力分布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CE-MRI复杂肿瘤特定组织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