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PM2.5时空变化特征及重污染时段气象成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预期成果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第14-18页
   ·观测地点和观测内容第14-15页
     ·站点介绍第14-15页
     ·观测内容第15页
   ·实验仪器及数据采集第15-16页
     ·细颗粒物(PM_(2.5))第15-16页
     ·气象数据采集第16页
   ·空气质量标准和准则第16-18页
第三章 北京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第18-46页
   ·引言第18-19页
   ·北京PM_(2.5)浓度年际变化特征第19-31页
     ·北京PM_(2.5)浓度季节日变化第20-22页
     ·北京PM_(2.5)浓度频率分析第22-24页
     ·北京PM_(2.5)不同时间尺度污染事件分析第24-27页
     ·气象要素对北京PM_(2.5)浓度的影响分析第27-31页
   ·北京地区PM_(2.5)空间分布特征第31-45页
     ·北京地区PM_(2.5)水平分布特征第31-36页
     ·北京地区PM_(2.5)浓度垂直梯度分析第36-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北京冬季PM_(2.5)重污染时段气象成因分析第46-58页
   ·引言第46-47页
   ·污染过程分析第47-48页
   ·地面环流形势和局地流场分析第48-51页
   ·边界层结构及气象要素分析第51-57页
     ·边界层结构分析第51-54页
     ·气象要素分析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论文特色与创新第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个人简介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地区激光雷达的灰霾观测及颗粒物浓度反演研究
下一篇:流化床DBU基吸附剂吸附CO2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