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9-1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有关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有关 LSM 模型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有关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有关 LSM 模型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及发展路径 | 第18-20页 |
·可转换债券的定义 | 第18页 |
·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 第20-21页 |
·债权性 | 第20页 |
·股权性 | 第20页 |
·期权性 | 第20-21页 |
·可转债的基本条款 | 第21-23页 |
·赎回条款 | 第21-22页 |
·回售条款 | 第22-23页 |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策略 | 第23-27页 |
·可转换债券的复杂条款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 第23-24页 |
·可转债投资策略的公式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分析 | 第27-35页 |
·影响中国可转债定价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27-28页 |
·利率 | 第27页 |
·存续期限和转股期限 | 第27-28页 |
·基准股票 | 第28页 |
·转股价格 | 第28页 |
·定价模型 | 第28-34页 |
·二叉树定价法 | 第29-30页 |
·LSM(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型 | 第30-34页 |
·扩展的 LSM 模型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基于扩展的 LSM 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实证方法的选择 | 第35-36页 |
·样本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上市首日可转债的定价 | 第37-38页 |
·不同模型误差率比较 | 第38-45页 |
·基于不同模型对中海转债定价分析 | 第38-42页 |
·基于不同模型的博汇转债定价效率比较 | 第42-4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45-47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45页 |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