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理论探讨第9-24页
 一、现代医学研究概况第9-16页
  (一)高血压的现代研究第9-11页
  (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研究第11-15页
  (三)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第15-16页
 二、中医研究概况第16-24页
  (一)血脉理论第16-17页
  (二)中医对高血压的研究第17-18页
  (三)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第18-20页
  (四)关于证候要素的研究第20-24页
临床研究第24-42页
 一、研究对象第24-25页
  (一)病例来源第24页
  (二)诊断标准第24-25页
  (三)纳入标准第25页
  (四)排除标准第25页
  (五)剔除标准第25页
 二、研究方法第25-26页
  (一)信息采集第25页
  (二)分组第25-26页
  (三)证候要素的提取第26页
  (四)数据处理第26页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第26-42页
  (一)一般资料分析第26-27页
  (二)危险因素分析第27-28页
  (三)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第28-42页
讨论第42-50页
 一、一般资料分析结果的讨论第42-43页
  (一)年龄第42页
  (二)性别第42-43页
 二、部分危险因素的讨论第43-44页
  (一)脉压第43页
  (二)糖脂异常第43-44页
  (三)饮食偏嗜第44页
  (四)吸烟第44页
 三、证素构成、分布的分析第44-46页
  (一)(火)热证素第45页
  (二)瘀证素第45页
  (三)痰证素第45-46页
  (四)阴虚证素第46页
  (五)经络证素第46页
  (六)脑(心神)证素第46页
 四、证素组合规律的分析第46-48页
  (一)痰热致病第47页
  (二)瘀热致病第47-48页
  (三)气阴两虚第48页
 五、证素演变规律的分析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综述第56-61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发表论文第70-76页
详细摘要第76-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因子变化探讨《内经》“七七”理论
下一篇:桥本氏甲状腺炎与Graves病的超声特点与中医证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