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8-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新型大国关系”理论简析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及理论内涵 | 第17-19页 |
一、 “新型大国关系”概念 | 第17页 |
二、 “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内涵 | 第17-19页 |
(一) “新型‘大国’关系”是处理大国关系的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历史上其它大国关系 | 第18页 |
(三)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挑战 | 第19-20页 |
一、 中美存在严重的战略信任赤字 | 第19页 |
二、 中美在亚太发生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仍较高 | 第19页 |
三、 中美在国际公域存在摩擦和冲突的可能 | 第19-20页 |
四、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亟待扩大合作基础 | 第20页 |
第三节 中美在太空的互动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美双边关系层面上的太空问题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历史回顾及特点总结 | 第21-23页 |
一、 2003 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前 | 第21-22页 |
二、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至今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目前双方关注的问题及各自政策 | 第23-28页 |
一、 中国关注的问题及政策 | 第23-25页 |
(一) 美国日益严重的太空武器化趋势 | 第23-24页 |
(二) 美国对华太空技术出口问题 | 第24-25页 |
二、 美国关注的问题及政策 | 第25-28页 |
(一) 中国反卫星试验产生大量太空碎片 | 第25-26页 |
(二) 是否对对华太空技术出口解禁 | 第26-27页 |
(三) 中国反卫星能力提升,对美形成“不对称威胁”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中美双边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 第28-30页 |
一、 中美双边层面上的竞争 | 第28-29页 |
(一) 太空技术出口问题上的较量 | 第28页 |
(二) 太空军事力量的竞争 | 第28-29页 |
二、 中美双边层面上的合作 | 第29-30页 |
三、 中美双边层面上出现竞争与合作的原因 | 第30页 |
第三章 中美在多边层面上围绕太空问题的互动 | 第30-46页 |
第一节 历史回顾及特点总结 | 第30-35页 |
一、 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机制内的互动 | 第31页 |
二、 围绕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议题的互动 | 第31-32页 |
三、 在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的互动 | 第32-34页 |
四、 在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的互动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美竞争的焦点 | 第35-38页 |
一、 《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 | 第35-36页 |
二、 透明与信任建设措施 | 第36-38页 |
(一) 透明与信任建设措施(TCBMs)历史回顾 | 第36-37页 |
(二) 中国和俄罗斯版本的透明与信任建设措施(TCBMs) | 第37页 |
(三) 美国推动信任建设措施建设的举动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中美合作的可能 | 第38-46页 |
一、 太空行为规范 | 第38-42页 |
(一) 太空环境恶化 | 第38-41页 |
(二) 中美在太空行为规范制定上合作的可能性 | 第41-42页 |
二、 “道路规则”制定 | 第42-43页 |
(一) 太空秩序失调 | 第42页 |
(二) “道路规则”制定 | 第42-43页 |
三、 太空态势感知(Space SituationalAwareness, 简称“SSA”)能力建设 | 第43-46页 |
(一) 太空态势感知(SSA)定义及作用 | 第43-44页 |
(二) 美国太空态势感知(SSA)能力建设 | 第44页 |
(三) 中国太空态势感知(SSA)能力建设 | 第44-45页 |
(四) 构建中美共同参与的 SSA 共享信息机制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中美在太空的互动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影响 | 第46-50页 |
第一节 有利于实现“新型大国关系”的“不冲突不对抗” | 第46-47页 |
一、 中美在太空存在的冲突点 | 第46页 |
二、 中美太空互动有助于探索管控冲突的有效办法 | 第46-47页 |
第二节 使“新型大国关系”的“合作共赢”成为可能 | 第47-48页 |
一、 中美在太空存在的合作点 | 第47-48页 |
二、 中美太空互动为双方提供新的合作机遇 | 第48页 |
第三节 有利于强化中美双边关系的合作基础 | 第48-49页 |
一、 有利于强化中美政治关系 | 第48页 |
二、 有助于强化双边经济关系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对中美在其它全球公域内的互动具有参照意义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未来中美在太空问题上的竞争与合作趋势及政策建议 | 第50-56页 |
第一节 中美在太空问题上的竞争与合作趋势 | 第50-54页 |
一、 竞争趋势 | 第50-52页 |
(一) 太空军事能力的竞争 | 第50-51页 |
(二) 国际航天商业市场的争夺 | 第51页 |
(三) 太空治理话语权之争 | 第51-52页 |
二、 合作趋势 | 第52-54页 |
(一) 合作必然论 | 第52-53页 |
(二) 深度合作仍然困难重重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一、 合作从非军事领域入手 | 第54页 |
二、 用多种方式开拓新的合作议程 | 第54-55页 |
三、 在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机制内将太空议题机制化,拓展两军关系 | 第55页 |
四、 借助多边平台深入中美太空合作 | 第55-56页 |
五、 坚持航天事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 第56页 |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一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