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古陶瓷及其损坏 | 第9-12页 |
第一节 古陶瓷的历史简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古陶瓷价值、特点与破损 | 第10-12页 |
一、 古陶瓷的价值 | 第10-11页 |
二、 古陶瓷的基本性能特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从文物修复历史和理论看古陶瓷修复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文物修复历史的简要回顾 | 第12-15页 |
一、 西方修复史 | 第12-14页 |
二、 东亚文物修复简史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文物修复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一、 对文物修复的认识 | 第15页 |
二、 文物修复理论的区域差异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古陶瓷修复原则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古陶瓷修复实例 | 第18-30页 |
第一节 案例一:宋吉州窑瓷枕 | 第18-23页 |
第二节 案例二:景德镇白釉执壶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案例三:汉代羌族双耳羊头黑陶尊 | 第26-30页 |
第四章 古陶瓷修复材料的应用分析 | 第30-43页 |
第一节 清洗材料 | 第30-33页 |
一、 古陶瓷需要清洗的原因 | 第30页 |
二、 陶器和瓷器在清洗中的区别 | 第30页 |
三、 常见的清洗材料介绍 | 第30-31页 |
四、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清洗材料 | 第31-33页 |
五、 清洗材料有可能产生的危害 | 第33页 |
第二节 粘接材料 | 第33-35页 |
一、 粘接剂概念 | 第34页 |
二、 粘接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 第34-35页 |
三、 作为介入材料,该如何正确选择 | 第35页 |
第三节 补全材料 | 第35-40页 |
一、 补全的目的 | 第35页 |
二、 选择补全材料应该注意的要求 | 第35页 |
三、 补全材料可分为四大类 | 第35-38页 |
四、 应根据修复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配补材料的特点选择配补材料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做色上釉 | 第40-43页 |
一、 颜料和仿釉材料的分类 | 第40页 |
二、 常用做色上釉材料的优缺点 | 第40-41页 |
三、 在作色时要根据材料的优缺点进行选择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