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结构对森林水文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9-10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森林水文学概述第10页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进展第10-14页
     ·林冠层的水文功能第10-11页
     ·穿透雨第11-12页
     ·树干茎流第12页
     ·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作用第12-13页
     ·土壤层的水文生态功能第13-14页
     ·地表径流第14页
   ·马尾松水文功能的研究第14-15页
   ·人工林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第15-17页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7-2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22页
     ·样地设置及径流小区设计第17-19页
     ·测定方法第19-22页
       ·林外降雨及穿透雨的测定第19页
       ·树干茎流的测定第19-20页
       ·林冠截留测定的测定第20页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的测定第20页
       ·土壤层水文功能的测定第20-21页
       ·地表径流量的观测第21-22页
第4章 不同结构调整模式马尾松林冠层水文功能第22-34页
   ·大气降雨特点第22-23页
     ·大气降雨月动态变化第22页
     ·大气降水不同雨量级分布第22-23页
   ·穿透雨特征第23-26页
     ·各调整模式穿透雨特征第23-24页
     ·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第24-25页
     ·穿透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第25-26页
   ·树干茎流变化特征第26-29页
     ·各调整模式树干茎流特征第26-27页
     ·树干茎流与降雨量的关系第27-28页
     ·树干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第28-29页
   ·林冠截留变化特征第29-31页
     ·各调整模式林冠截留特征第29-30页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0-31页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1页
   ·各调整模式林冠层水量平衡第31-32页
   ·各调整模式地表产流的特征第32-34页
第5章 不同结构林分对枯落物层水文功能的影响第34-44页
   ·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第34-38页
     ·枯落物储蓄量第34-35页
     ·枯落物持水量第35-38页
       ·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第36-37页
       ·森林枯落物的有效拦蓄能力第37-38页
   ·枯落物持水过程第38-44页
     ·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第38-40页
     ·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第40-44页
第6章 不同林分结构对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第44-52页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44-48页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44-45页
     ·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第45-48页
   ·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第48-52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禄桐扦插快繁技术的优化试验分析
下一篇: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