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行为研究 | 第10-14页 |
·路面早龄期混凝土行为与参数特性研究 | 第10-11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行为监测研究 | 第11-13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研究 | 第16-41页 |
·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计算模型 | 第16-22页 |
·混凝土弹性变形计算模型 | 第16-18页 |
·混凝土温度变形计算模型 | 第18页 |
·混凝土徐变计算模型 | 第18-22页 |
·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有限元模型 | 第22-25页 |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2-23页 |
·接触面有限元模型 | 第23-25页 |
·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实现 | 第25-36页 |
·前处理 | 第25-27页 |
·有限元方程建立及弱解积分形式推导 | 第27-31页 |
·荷载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31-33页 |
·非线性迭代的求解与控制 | 第33-34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34-36页 |
·力学行为分析程序验证 | 第36-40页 |
·分析程序参数取值 | 第36-37页 |
·程序对比验证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1-61页 |
·基本参数设置 | 第41-43页 |
·模型基本参数 | 第41页 |
·徐变模型基本参数 | 第41-43页 |
·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性状分析 | 第43-47页 |
·参数敏感性影响分析 | 第47-57页 |
·敏感性分析参数与范围 | 第47页 |
·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泊松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徐变参数的影响 | 第50-53页 |
·路面板结构尺寸的影响 | 第53-54页 |
·基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接触边界条件的影响 | 第55-56页 |
·固化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不同施工气候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研究 | 第61-77页 |
·不同施工季节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分析 | 第61-71页 |
·基本参数与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春季施工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 | 第62-64页 |
·夏季施工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 | 第64-66页 |
·秋季施工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 | 第66-68页 |
·冬季施工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 | 第68-70页 |
·不同季节施工对板内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铺筑时刻对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71-76页 |
·不同铺筑时刻对路面板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不同铺筑时刻对路面板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路面板早龄期性状现场监测试验 | 第77-100页 |
·足尺板早龄期翘曲性状试验监测内容及仪器 | 第77-78页 |
·试验监测内容 | 第77页 |
·试验仪器 | 第77-78页 |
·足尺板早龄期翘曲性状试验设计 | 第78-82页 |
·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78-79页 |
·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79-82页 |
·监测过程 | 第82页 |
·足尺板早龄期翘曲性状试验监测结果 | 第82-92页 |
·材料试验监测结果 | 第82-84页 |
·环境场监测结果 | 第84-85页 |
·竖向位移测量结果 | 第85-87页 |
·水平位移测量结果 | 第87-89页 |
·混凝土内部应力监测结果 | 第89-92页 |
·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 第92-98页 |
·温度场参数选择 | 第93页 |
·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 | 第93-96页 |
·应力数值模拟参数选择 | 第96-97页 |
·应力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4页 |
结论 | 第100-103页 |
研究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个人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