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及中药通心络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9页
   ·代谢组学简介第15-16页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进展第16-27页
     ·代谢组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17-18页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第18-24页
       ·核磁共振技术(NMR)第19-20页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20-24页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第24-26页
     ·代谢组学数据库第26-27页
   ·代谢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第27-33页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第28-30页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30-33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49页
第二章 代谢组学用于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研究第49-116页
 第一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优化第52-64页
     ·仪器与试剂第52页
     ·色谱与质谱条件第52-53页
     ·数据处理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3页
       ·血浆样品萃取溶剂及稀释比例的考察第53-55页
       ·尿液样品不同稀释剂及稀释比例的考察第55-57页
       ·色谱与质谱分析方法的优化第57-61页
       ·体液分析方法的稳定性考察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二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第64-77页
     ·实验部分第64-66页
       ·仪器与试剂第64页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及样品收集第64-65页
       ·样品预处理第65页
       ·色谱分析条件第65页
       ·质谱分析条件第65-66页
       ·数据处理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6页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病理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第66-67页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尿液和血浆代谢谱分析第67-69页
       ·潜在标志物的鉴定第69-74页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代谢变化研究第74-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三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抑郁和过度疲劳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第77-93页
     ·实验部分第77-79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77页
       ·动物实验和样品收集第77-78页
       ·数据处理第78页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第78-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92页
       ·过度疲劳大鼠模型和抑郁大鼠模型的评价第79页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大鼠血浆和尿液分析第79-80页
       ·基于大鼠血浆代谢谱的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代谢组学分析第80-83页
       ·基于大鼠尿液代谢谱的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代谢组学分析第83-89页
       ·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的生物学意义的探讨第89-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四节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复合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第93-105页
     ·实验部分第93-94页
       ·仪器与试剂第93页
       ·动物实验和样品收集第93-94页
       ·数据处理第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105页
       ·基于UFLC/MS-IT-TOF的大鼠血浆和尿液的代谢谱分析第94-95页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分析第95-99页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第99-103页
       ·潜在标志物生物学意义的探讨第103-105页
     ·小结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6页
第三章 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通心络药效评价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第116-181页
 第一节 中药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第119-136页
     ·实验部分第119-121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19页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第119-120页
       ·样品预处理第120页
       ·样品分析条件第120页
       ·数据处理第120-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35页
       ·模型大鼠及药物干预下模型大鼠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第121-122页
       ·大鼠血浆代谢谱分析第122页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第122-129页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第129-133页
       ·通心络和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差异的探讨第133-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第二节 中药通心络对过度疲劳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第136-151页
     ·实验部分第136-13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36页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第136-137页
       ·数据处理第137页
     ·结果与讨论第137-150页
       ·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第137-138页
       ·应用UFLC/MS-IT-TOF对过度疲劳大鼠代谢谱的分析第138-139页
       ·通心络对过度疲劳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第139-145页
       ·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第145-149页
       ·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的作用差异研究第149-150页
     ·小结第150-151页
 第三节 中药通心络对抑郁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第151-165页
     ·实验部分第151-15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51页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第151-152页
       ·数据处理第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152-164页
       ·通心络和薤白对抑郁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第152-153页
       ·应用UFLC/MS-IT-TOF对抑郁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谱的分析第153页
       ·通心络对抑郁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第153-159页
       ·薤白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第159-163页
       ·通心络和薤白对抑郁大鼠的作用差异研究第163-164页
     ·小结第164-165页
 第四节 中药通心络对抑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预防作用研究第165-175页
     ·实验部分第165-166页
       ·仪器与材料第165页
       ·实验动物及模型的建立第165-166页
       ·数据处理第16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6-174页
       ·大鼠血浆的UFLC/MS-IT-TOF分析第166-167页
       ·抑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的代谢组学分析第167-171页
       ·通心络对抑郁-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推测第171-174页
     ·小结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1页
第四章 论文总结第181-183页
个人简介第183-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附录第186-213页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葫芦素E抑制人白血病和肝癌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