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插表清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和行文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23-31页 |
·社会信任心态的内涵及构成 | 第23-27页 |
·社会信任心态的内涵 | 第23-24页 |
·社会信任心态的构成 | 第24-27页 |
·价值认同的含义及其表现维度 | 第27-28页 |
·价值认同的含义 | 第27页 |
·价值认同的表现维度 | 第27-28页 |
·社会信任心态与价值认同的关系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调查研究 | 第31-37页 |
·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问卷调查的设计及预测修正 | 第31-32页 |
·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调查问卷框架设计的依据 | 第31页 |
·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和内容 | 第31-32页 |
·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样本选择及特点分析 | 第32页 |
·调查结果的综合概括 | 第32-37页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现状的归因 | 第37-44页 |
·内因 | 第37-38页 |
·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够成熟导致认知偏差 | 第37页 |
·大学生价值认同冲突的负面效应 | 第37-38页 |
·外因 | 第38-44页 |
·家庭背景 | 第38-39页 |
·社会背景 | 第39-44页 |
第五章 基于价值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的引导策略 | 第44-55页 |
·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明辨多元价值冲突 | 第44-45页 |
·重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学习 | 第44-45页 |
·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 | 第45页 |
·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第一要义 | 第45页 |
·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内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认同 | 第45-49页 |
·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 第46-47页 |
·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感因素,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 第47-48页 |
·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 第48-49页 |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奠定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49-51页 |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对经济组织的科学监督 | 第49-50页 |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大监管、惩治腐败的力度 | 第50页 |
·畅通、优化舆论媒介,完善公众诉求表达机制 | 第50-51页 |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创设大学生社会信任心态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 第51-52页 |
·营造友好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 | 第51页 |
·宣传、学习具有积极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第51-52页 |
·在学习与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52-55页 |
·大学生要树立自我教育理念 | 第52-53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第53-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1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