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PS模板法合成多孔硅胶及其色谱应用的探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液相色谱硅胶填料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高纯度的多孔球形硅胶基质 | 第9-10页 |
| ·硅胶基质键合正相色谱填料 | 第10页 |
| ·硅胶基质键合反相色谱固定相 | 第10-11页 |
| ·硅胶基质手性色谱固定相 | 第11页 |
| ·硅胶基质键合离子色谱固定相 | 第11-13页 |
| ·硅胶基质无机改进的色谱固定相 | 第13-14页 |
| ·溶胶凝胶法概述 | 第14-15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7-31页 |
| ·原料与设备 | 第17-18页 |
|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 ·实验设计 | 第18-25页 |
| ·苯乙烯的提纯 | 第18-19页 |
| ·制备单分散 PS 微球方法的选择 | 第19-21页 |
| ·正硅酸乙酯的水解与缩合 | 第21-22页 |
| ·硅胶表面烷基化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22-23页 |
| ·液相色谱色谱柱的装填 | 第23-25页 |
| ·实验过程 | 第25-29页 |
| ·单分散均匀 PS 球状模板的制备以及其表面改性 | 第25-26页 |
| ·多孔硅胶的制备与色谱性能 | 第26-27页 |
| ·多孔硅胶表面烷基化 | 第27-29页 |
| ·表征方法 | 第29-31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9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 ·ZETA 电位分析 | 第29页 |
| ·热重分析法(TG) | 第29-30页 |
| ·比表面积检测(BET)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49页 |
| ·PS 微球的筛选 | 第31-32页 |
| ·PS 微球的表面改性 | 第32-35页 |
| ·聚乙烯亚胺浓度对 PS 表面电荷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FT-IR) | 第34-35页 |
| ·透射电镜结果(TEM) | 第35页 |
| ·多孔硅胶的制备 | 第35-44页 |
| ·正硅酸乙酯水解聚合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35-37页 |
| ·ZETA 电位分析 | 第37-38页 |
| ·PEI@PS 与 TEOS 配比的选择 | 第38-40页 |
| ·FT-IR 分析 | 第40-41页 |
| ·热重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多孔硅胶的粒度分析 | 第42页 |
| ·孔结构的分析 | 第42-44页 |
| ·色谱应用探讨 | 第44页 |
| ·影响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 | 第44-47页 |
| ·多孔硅胶表面烷基化 | 第47-49页 |
| ·多孔硅胶的红外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表面烷基化后多孔硅胶的透射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