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车侧翻碰撞仿真与结构安全性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插图清单 | 第13-15页 |
表格清单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校车侧翻安全性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当前严峻的校车侧翻事故形势 | 第16页 |
·新的法规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16-17页 |
·国内外客车侧翻安全性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内客车侧翻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客车侧翻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国内外校车安全法规 | 第20-22页 |
·国内校车安全法规 | 第20-21页 |
·国外校车安全法规 | 第21-22页 |
·侧翻安全性标准 GB/T 17578 简介 | 第22-24页 |
·生存空间的确定 | 第22-23页 |
·翻转平台与试验方法的规定 | 第23-24页 |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 某校车静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26-40页 |
·校车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校车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校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模型工况验证 | 第31-36页 |
·弯曲工况 | 第32-33页 |
·扭转工况 | 第33-34页 |
·制动工况 | 第34-35页 |
·转弯工况 | 第35-36页 |
·模型模态验证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某校车侧翻碰撞仿真研究 | 第40-63页 |
·汽车碰撞模拟的有限元软件以及基本理论 | 第40-45页 |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软件简介 | 第40页 |
·LS-DYNA 显式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第40-42页 |
·接触碰撞的基本方程 | 第42-44页 |
·接触-碰撞截面算法 | 第44-45页 |
·校车动态侧翻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5-52页 |
·生存空间的建立 | 第45页 |
·部件连接 | 第45-46页 |
·校车侧翻碰撞仿真参数设置 | 第46-52页 |
·校车侧翻试验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车身结构变形分析 | 第53-54页 |
·侵入量分析 | 第54-56页 |
·碰撞能量分析 | 第56页 |
·碰撞力及加速度分析 | 第56-57页 |
·校车车身结构改进设计 | 第57-61页 |
·改进方法 | 第58-59页 |
·改进前后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蒙皮对校车侧翻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63-68页 |
·带蒙皮整车侧翻碰撞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3-6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车身结构变形及吸能对比 | 第64-66页 |
·整车碰撞力和测量点合成加速度对比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某校车翻滚碰撞性能研究 | 第68-75页 |
·翻滚试验法规简介 | 第68-69页 |
·平台翻车试验 | 第68-69页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的规定 | 第69页 |
·校车动态翻滚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校车动态翻滚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74页 |
·车身结构变形分析 | 第71-73页 |
·校车翻滚过程碰撞力分析 | 第73页 |
·校车翻滚系统能量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