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房地产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 | 第12-23页 |
·普通房地产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类型 | 第12页 |
·建设方的项目管理 | 第12-14页 |
·监理方的项目管理 | 第14-17页 |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 第14页 |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概念的含义 | 第14页 |
·监理方项目管理的作用 | 第14-17页 |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17-23页 |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要体现的四大性质 | 第17-19页 |
·普通房产建设项目的主要参与方管理关系状况 | 第19-20页 |
·建设方项目管理与监理方项目管理的不协同情况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的模式 | 第23-29页 |
·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的目标 | 第23-24页 |
·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的基本模式 | 第24-29页 |
·全委托型的建设方和监理方的协同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建设方深度介入型的协同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建设方和监理方协同管理的实施情况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基于系统论、控制论、组织论的建设方与监理方的关系与沟通 | 第29-41页 |
·基于系统论、控制论、组织论的建设方和监理方的协同管理分析 | 第29-31页 |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 | 第29页 |
·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 | 第29-30页 |
·从组织论的角度分析 | 第30-31页 |
·建设方项目部与监理方项目部的关系与沟通 | 第31-41页 |
·业主方项目组织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建设方项目部与监理方项目部的关系 | 第32-35页 |
·建设方和监理方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 | 第35-36页 |
·建设方与监理方的沟通 | 第36-41页 |
第五章 建设方与监理方的职责分工和各自的责权利分析 | 第41-46页 |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与监理方的职责和管理分工 | 第41-43页 |
·建设方在项目管理中的责权利分析 | 第43页 |
·监理方在项目管理中的责权利分析 | 第43-44页 |
·建设方和监理方在项目管理中的责权利协调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建设方与监理方在项目管理中的协同管理模型 | 第46-62页 |
·工程设计的协同管理 | 第46-47页 |
·工程进度的协同管理 | 第47-48页 |
·工程质量的协同管理 | 第48-51页 |
·工程造价的协同管理 | 第51-54页 |
·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协同管理 | 第54-55页 |
·工程合同的协同管理 | 第55-58页 |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协同管理 | 第58-62页 |
·项目工程信息的分类 | 第58-59页 |
·建设方和监理方在项目信息管理上的协同 | 第59-62页 |
第七章 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成效后评估 | 第62-66页 |
·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 第62-64页 |
·经济目标 | 第62-63页 |
·技术和质量目标 | 第63页 |
·进度目标 | 第63-64页 |
·安全管理目标 | 第64页 |
·纪律目标 | 第64页 |
·建设方与监理方协同管理的效益评估 | 第64-66页 |
·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 第64-65页 |
·项目的社会效益的实现 | 第65-66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