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10-12页 |
·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 | 第12-13页 |
·负责任旅游理念引入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负责任旅游 | 第15-16页 |
·旅游信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负责任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负责任旅游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负责任旅游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研究评价 | 第25-26页 |
·网络旅游信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网络旅游信息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网络旅游信息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研究评价 | 第29页 |
·内容分析法在旅游研究中运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34页 |
·国外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旅游研究的现状 | 第29-31页 |
·国内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旅游研究的现状 | 第31-33页 |
·研究评价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4页 |
·传播学有关理论 | 第34-36页 |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网络媒体与议程设置 | 第35-36页 |
·旅游伦理有关理论 | 第36-38页 |
·环境伦理与旅游伦理 | 第36页 |
·经济伦理与旅游伦理 | 第36-37页 |
·社会伦理与旅游伦理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 第38-4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38-40页 |
·案例研究及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8页 |
·案例选择 | 第41-43页 |
·样本选取及分类类目构建 | 第43-45页 |
·编码员训练及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网络信息内容量化转换 | 第46-47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7页 |
·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 | 第48-70页 |
·印度喀拉拉邦(Kerala)负责任旅游的网络信息分析 | 第48-57页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48-50页 |
·信息内容覆盖面分析 | 第50-54页 |
·信息内容聚焦点分析 | 第54-57页 |
·西藏负责任旅游的网络信息分析 | 第57-66页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57-59页 |
·信息内容覆盖面分析 | 第59-63页 |
·信息内容聚焦点分析 | 第63-66页 |
·对比分析 | 第66-70页 |
·信息内容覆盖面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信息内容聚焦点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研究讨论及建议 | 第70-74页 |
·研究总结 | 第70-71页 |
·原因分析 | 第71-72页 |
·印度喀啦啦邦和西藏的负责任旅游发展阶段不同 | 第71页 |
·旅游利益相关者对负责任旅游的重视程度不同 | 第71-72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72-74页 |
·通过信息的议程设置推广负责任旅游的理念及行为 | 第72-73页 |
·积极促进各旅游利益相关者在负责任旅游方面的实践 | 第73页 |
·成立专门负责任旅游部门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