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叙事研究--以优秀生物教师为例
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一) 关于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结构研究 | 第9-12页 |
(二) 关于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鉴定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三) 关于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 第13-14页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 第14-15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教师能力 | 第15页 |
(二) 教育实践能力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16-19页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6-17页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7页 |
(三)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相关概述 | 第19-21页 |
一、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背景 | 第19页 |
(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 第19页 |
(二) 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第19页 |
二、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9页 |
(二) 教师主体性理论 | 第19-20页 |
(三)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优秀生物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故事 | 第21-47页 |
一、 管理学生的故事 | 第21-27页 |
二、 生物学科教学的故事 | 第27-43页 |
三、 教育教学研究的故事 | 第43-47页 |
第三部分 对生物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故事的分析 | 第47-56页 |
一、 对 L 老师教育理念的分析 | 第47-49页 |
(一) 教师观 | 第47-48页 |
(二) 学生观 | 第48-49页 |
(三) 课程观 | 第49页 |
二、 对 L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阶段分析 | 第49-51页 |
(一) 生成阶段 | 第49-50页 |
(二) 发展阶段 | 第50页 |
(三) 创造阶段 | 第50-51页 |
三、 对 L 老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分析 | 第51-52页 |
(一) 教育实践中成长 | 第51页 |
(二) 挑战探索中进步 | 第51页 |
(三) 自我反思中提高 | 第51-52页 |
(四) 教育研究中发展 | 第52页 |
(五) 学习交流中加强 | 第52页 |
四、 影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52-56页 |
(一) 内部因素 | 第52-54页 |
(二) 外部因素 | 第54-56页 |
第四部分 生物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启示 | 第56-61页 |
一、 教师自身层面 | 第56-58页 |
(一) 转变教育理念 | 第56-57页 |
(二) 注重教育教学反思 | 第57-58页 |
(三) 注重教师自主学习 | 第58页 |
二、 学校层面 | 第58-61页 |
(一) 关注教师的工作感受,提高教师工作的有效性 | 第58-59页 |
(二) 加强教师间的团队合作 | 第59-60页 |
(三) 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