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发电厂入炉煤质调整与控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锅炉燃烧性能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煤质影响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电力市场发电成本计算方法研究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2 煤质对电厂锅炉运行及经济性的影响 | 第16-26页 |
| ·煤质特性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 第17-20页 |
| ·水分的影响 | 第17页 |
| ·灰分对发热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硫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挥发分的影响 | 第19页 |
| ·可磨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20页 |
| ·煤质特性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 第20页 |
| ·煤质特性对电厂效率的影响 | 第20-23页 |
| ·煤质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煤质对汽机热效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煤质特性对辅机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煤质对煤处理设备的影响 | 第23页 |
| ·煤质对磨煤机的影响 | 第23页 |
| ·煤质对给粉机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煤质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 | 第24页 |
| ·煤质对静电除尘器的影响 | 第24页 |
| ·煤质对风机的影响 | 第24页 |
| ·煤质特性对排放物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煤质对电厂气体排放物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煤质对电厂灰处理的影响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3 变煤质运行的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 | 第26-32页 |
| ·火电厂燃煤使用现状 | 第26-27页 |
| ·模型的分析对象 | 第27页 |
| ·经济性分析模型创建 | 第27-31页 |
| ·制粉系统 | 第28-30页 |
| ·燃烧系统 | 第30页 |
| ·排放系统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4 煤质变化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试验分析 | 第32-56页 |
| ·试验工况 | 第32-37页 |
| ·设计煤种 | 第32页 |
| ·机组信息 | 第32-33页 |
| ·制粉系统信息 | 第33-36页 |
| ·电除尘器基本信息 | 第36-37页 |
| ·试验数据 | 第37-38页 |
| ·煤质变化对各项经济指标影响分析 | 第38-53页 |
| ·发电煤耗 | 第38-39页 |
| ·电厂用电率 | 第39-42页 |
| ·受热面修理费 | 第42-43页 |
| ·钢球消耗量 | 第43-44页 |
| ·风粉燃烧系统磨损 | 第44-45页 |
| ·输煤系统磨损 | 第45-46页 |
| ·拉灰腾库费用 | 第46-47页 |
| ·推煤机耗油及维护费用 | 第47-48页 |
| ·机组非停的效益影响 | 第48-49页 |
| ·助燃、启停耗油量 | 第49-51页 |
| ·含硫量与厂用电率 | 第51-52页 |
| ·含硫量与材料费 | 第52-53页 |
| ·煤质与煤价 | 第53页 |
| ·煤质对综合成本费用分析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 ·综合成本费用分析模型 | 第53-54页 |
| ·模型分析实例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5 入炉媒质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第56-62页 |
| ·电厂综合成本控制方案 | 第56页 |
| ·煤价制定策略 | 第56-60页 |
| ·发电综合成本估算 | 第57-58页 |
| ·煤质与综合成本关系 | 第58-59页 |
| ·电煤采购价格体系 | 第59-60页 |
| ·电煤采购策略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