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地区乡土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以“文革”后成名画家及创作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1.绪论第7-10页
   ·概念界定第7-8页
   ·选题背景及缘由第8-9页
   ·研究现状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研究途径和方法第9-10页
2.历史的承变: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乡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阶段第10-14页
   ·现实主义的反思期(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第10-11页
   ·表现主义探索期(“85 思潮”后至 90 年代)第11-12页
   ·人道关怀升华期(90 年代末至今)第12-14页
3.坚守与突破: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乡土水墨人物画风格第14-20页
   ·形成原因第14-16页
     ·地缘文化——历史的厚重与环境的闭塞第14页
     ·传统的继承——“长安画派”精神的延续第14-15页
     ·交流融通——现代艺术观念的冲击第15-16页
   ·风格特色第16-20页
     ·苍茫朴素,充满“泥土味”第16-17页
     ·双重性倾向第17-18页
     ·意象化表达第18-20页
4.乡土情缘: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乡土水墨人物画典型画家分析第20-31页
   ·共性分析第20-22页
     ·乡土生长,真情实感第20页
     ·后天成才,奋进求新第20-21页
     ·乡情入画,根性书写第21-22页
   ·个案研究第22-31页
     ·“朴实平凡”——自自然然的王有政第22-24页
     ·“苦涩壮美”——直面悲苦的郭全忠第24-25页
     ·“泥滋泥味”——守望故土的张立柱第25-27页
     ·“雄浑淡薄”——厚积薄发的晁海第27-29页
     ·“梦中家园”——诗意书写的邢庆仁第29-31页
5.启智未来:以陕西画家的探索给予该题材绘画以启示第31-34页
   ·当代中国乡土水墨人物画的没落第31-32页
     ·城市化的挤压,消费主义的侵蚀第31页
     ·人道主义关注的缺失第31-32页
     ·“脸谱化”创作倾向第32页
   ·坚守乡情——乡土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基石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龚贤与黄宾虹笔墨程式的比较研究--以二者积墨法为例进行分析
下一篇:李嵩《骷髅幻戏图》合理性与荒诞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