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致密气砂岩气水相渗特征研究--以苏东南地区盒8段储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两相渗流特征第9-11页
     ·低磁场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第11-12页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第12-14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14-29页
   ·致密气藏基本地质特征第14-15页
   ·岩石学特征第15页
   ·成岩作用特征第15-16页
   ·研究样品特征第16-27页
   ·物性影响因素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核磁共振T_2谱测试分析第29-49页
   ·低磁场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第29-31页
   ·弛豫时间第31-34页
   ·核磁共振试验第34-35页
     ·分析测试第34页
     ·确定T_2截止值第34-35页
   ·核磁共振结果分析第35-38页
     ·核磁共振T_2谱分析第35-37页
     ·可动流体参数分析第37-38页
   ·可动流体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第38-45页
     ·成岩作用因素第38-40页
     ·孔隙结构因素第40-42页
     ·物性因素第42-45页
   ·可动流体参数分类及主控因素分析第45-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储层渗流特征第49-72页
   ·实验原理与步骤第49-50页
   ·气水相渗曲线研究第50-59页
     ·岩石润湿性第50页
     ·气水两相渗流干扰分析第50-53页
     ·气水相渗曲线变化特征第53-56页
     ·相渗曲线特征参数描述第56-59页
   ·渗流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第59-63页
     ·束缚水处参数影响因素第59-61页
     ·等渗点处参数影响因素第61-62页
     ·残余气处参数影响因素第62-63页
   ·各主要相渗参数之间的联系第63-67页
     ·束缚水状态与残余气状态的关系第63-64页
     ·束缚水状态与等渗点状态的关系第64-65页
     ·等渗点状态与残余气状态的关系第65-67页
   ·气水相渗曲线分类第67-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与相渗实验的差异第72-78页
   ·实验结果差异分析第72-74页
     ·物性差异第72-74页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第74-77页
     ·束缚水饱和度问题第74-76页
     ·束缚流体饱和度问题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结论与认识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的学术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渤中坳陷古近纪沙三段沉积期原盆面貌恢复
下一篇:永宁油田双河东区长62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