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锌指蛋白ZFP252的耐逆机理及胁迫响应基因OsGLP1的表达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9页
 第一章 植物抗逆机理及水稻TFⅢA型锌指蛋白抗逆性研究进展第11-19页
   ·植物逆境概念第11页
   ·植物适应逆境的方式第11页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下的耐逆机理第11-16页
     ·渗透调节第12-13页
     ·植物激素在抗逆性中的作用第13-15页
     ·活性氧清除酶系统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第15-16页
   ·水稻TFⅢA型锌指蛋白抗逆性研究进展第16-19页
     ·TFⅢA型锌指蛋白的结构第16页
     ·水稻中参与逆境胁迫的TFⅢA型锌指蛋白第16-17页
     ·水稻TFⅢA型锌指蛋白抗逆研究的展望第17-19页
 第二章 代谢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9-25页
   ·代谢组学概念第19页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第19-21页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第19-20页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LC-MS)第20页
     ·核磁共振(NMR)第20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联用(FTIR/MS)第20-21页
     ·其他分析技术第21页
   ·代谢组学在植物中的应用第21-23页
     ·指纹图谱分析第21-22页
     ·检测植物代谢产物的变化第22页
     ·代谢组学在植物鉴定和转基因植物鉴别中的应用第22页
     ·代谢组对基因功能的研究第22-23页
   ·代谢组学发展前景第23-25页
 第三章 萌动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5-29页
   ·Germin蛋白的结构特点及生化性质第25-26页
     ·Germin蛋白的结构特点第25页
     ·Germin蛋白的生化性质第25-26页
   ·Germin蛋白的功能第26-27页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26页
     ·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26-27页
     ·在植物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27页
   ·应用现状及展望第27-29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29-69页
 第四章 水稻TFⅢA型锌指蛋白ZFP252耐逆机理第29-51页
  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9-38页
   ·植物材料第29页
   ·试剂及试剂盒第29页
   ·菌株和质粒第29页
   ·水稻幼苗总RNA的提取第29-30页
   ·总RNA完整性检测第30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0页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第30-31页
   ·Real-time PCR扩增条件第31页
   ·目的片段回收第31-32页
   ·连接反应第32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2页
   ·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第32-33页
   ·酶切反应第33页
   ·离体叶片失水率的测定第33页
   ·光合速率测定第33页
   ·水稻植株气孔的扫描电镜观察第33-34页
   ·氧化酶(SOD、CAT)活性测定第34页
   ·锌指蛋白ZFP252在酵母中的转录活性分析第34-35页
   ·锌指蛋白ZFP252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瞬时表达实验第35-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6页
   ·ZFP252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8页
   ·T_3代转基因植株的阳性验证第38页
   ·转基因ZFP252植株籽粒相关农艺性状的考察第38-41页
   ·转基因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第41-42页
   ·离体叶片的失水率与相对水分含量测定第42页
   ·水稻气孔的扫描电镜观察第42-43页
   ·锌指蛋白ZFP252的亚细胞定位第43-44页
   ·锌指蛋白ZFP252在酵母中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44-46页
   ·锌指蛋白ZFP252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转录活性分析第46页
   ·转基因水稻植株对干旱胁迫诱导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分析第46页
  3 讨论第46-51页
 第五章 过量表达ZFP252转基因水稻的代谢组分析第51-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植物材料的培养第52页
   ·仪器及试剂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预实验部分第53-54页
   ·正式实验部分第54页
   ·差异代谢物的定性分析第54-55页
  2 实验结果第55-58页
   ·数据处理第55页
   ·实验组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PCA)第55-56页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第56页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及其结构鉴定第56-57页
   ·乙烯利处理野生型植株后ZFP252基因的表达第57-58页
  3 讨论第58-61页
 第六章 OsGL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6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植物材料第61页
   ·试剂及试剂盒第61-62页
   ·水稻幼苗总RNA的提取第62页
   ·总RNA完整性检测第62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62-63页
   ·Real-time PCR第63页
   ·RT-PCR组织表达第63-64页
   ·OsGLP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OsGLP1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64页
   ·OsGLP1基因的表达分析第64-65页
   ·亚细胞定位的预测和共表达基因第65-68页
  3 讨论第68-69页
全文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素穗肥对水稻不同时间开花颖花灌浆充实的影响
下一篇:利用农业废弃物堆肥生产水稻育秧基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