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我国水稻生产概述及水稻育苗过程中的问题 | 第13-15页 |
·我国水稻生产概述 | 第13页 |
·水稻育秧发展过程 | 第13页 |
·规模化旱育秧的引进 | 第13-14页 |
·旱育秧的优势及问题 | 第14-15页 |
2 水稻立枯病 | 第15-16页 |
·水稻立枯病概述 | 第15页 |
·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 第15-16页 |
·水稻立枯病的控制方法和问题 | 第16页 |
3 水稻育苗对土壤资源的消耗 | 第16页 |
4 国内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概述 | 第16-19页 |
·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产生概况及相应处理现状 | 第16页 |
·牛粪产生概况及相应处理现状 | 第16-17页 |
·秸秆处理简述 | 第17页 |
·菌菇渣生产现状概述 | 第17-18页 |
·蚯蚓粪生产现状概述 | 第18页 |
·醋糟生产现状 | 第18-19页 |
5 新型育苗材料综述 | 第19-20页 |
·育苗思路概述 | 第19页 |
·新型育苗材料的产生和应用 | 第19页 |
·水稻育苗基质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6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为主的水稻育苗基质配方试验 | 第23-31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 试验方案与管理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试验管理 | 第24页 |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4-26页 |
·秧苗密度测定 | 第24-25页 |
·植株生长状况及生物量测定 | 第25页 |
·根系生长情况测定 | 第25页 |
·根系活力测定(TTC法)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5 讨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水稻育苗基质配方的优化与性质分析 | 第31-45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2 测定指标、仪器与方法 | 第31-34页 |
·农艺性状测定 | 第31-32页 |
·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特征 | 第32页 |
·基质理化性质测定 | 第32-34页 |
3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4 试验设计与管理 | 第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试验管理 | 第34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农艺性状 | 第34-36页 |
·生物量 | 第36-37页 |
·根系扫描指标 | 第37页 |
·根系活力 | 第37-38页 |
·基质的部分理化性质 | 第38-43页 |
6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水稻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45-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水稻品种 | 第45页 |
·培养基 | 第45页 |
·供试土壤与培养基质 | 第45-46页 |
·样品采集和菌株分离与纯化 | 第46页 |
·回接实验 | 第46页 |
·病原菌生长速率测定 | 第46-47页 |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第47页 |
·各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病原菌分离结果 | 第47页 |
·疑似菌株对水稻致病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水稻立枯病拮抗菌分离及拮抗菌生防效果验证 | 第53-6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7页 |
·土壤样品 | 第53页 |
·试剂与培养基 | 第53页 |
·供试菌株 | 第53-54页 |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54页 |
·抑菌谱试验 | 第54页 |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54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54-55页 |
·拮抗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 | 第55-56页 |
·盆钵试验验P9对水稻立枯病的生防效果 | 第56-57页 |
2 结果 | 第57-64页 |
·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57-58页 |
·菌株P9的生长曲线以及在基质中的数量变化 | 第58-59页 |
·拮抗菌株P9对其它病原菌的抗性 | 第59-60页 |
·菌株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第60页 |
·P9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60-62页 |
·P9的16S rDNA序列 | 第62-63页 |
·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控效果 | 第65-73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65页 |
2 试验方案与管理 | 第65-66页 |
·试验设计 | 第65页 |
·配方基质对抗病能力的影响 | 第65页 |
·pH对抗病能力的影响 | 第65页 |
·试验管理 | 第65-66页 |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秧苗密度与农艺性状 | 第66-67页 |
·秧苗SPAD值 | 第67页 |
·发病率 | 第67-68页 |
·农艺性状 | 第68-70页 |
5 讨论 | 第70-73页 |
全文结论 | 第73-75页 |
创新点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