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筹资模式优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研究 | 第12-16页 |
·国企红利补充社保基金研究 | 第16-18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社保基金筹资基本模式 | 第19-27页 |
·社保基金筹资模式与工具概述 | 第19-21页 |
·社保基金的筹资模式 | 第19-20页 |
·社保基金的筹资工具 | 第20-21页 |
·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利弊分析 | 第21-24页 |
·对代际福利影响 | 第22页 |
·对收入再分配影响 | 第22-23页 |
·对储蓄影响 | 第23-24页 |
·对经济增长影响 | 第24页 |
·社保基金筹资工具利弊分析 | 第24-27页 |
·社会保障税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社会保障费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社保基金筹资工具的选择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现状 | 第27-36页 |
·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历史沿革 | 第27-29页 |
·80年代中期以前 | 第27-28页 |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 第28页 |
·90年代中期以后 | 第28-29页 |
·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筹资费率问题 | 第29-30页 |
·老龄化与城乡差距问题 | 第30-31页 |
·基金筹资缺口问题 | 第31-33页 |
·“统账结合”:筹资模式的理想选择 | 第33-36页 |
第4章 补充社保基金的现实选择:国企红利 | 第36-43页 |
·国企红利补充社保基金的客观依据 | 第36-38页 |
·理论依据 | 第36-37页 |
·政策依据 | 第37-38页 |
·国企红利补充社保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8-43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38-40页 |
·可行性探讨 | 第40-43页 |
第5章 国企红利补充社保基金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完善三级预算体系 | 第43-44页 |
·平衡三级预算 | 第43页 |
·完善预算监督 | 第43-44页 |
·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央企红利调入公共预算 | 第44页 |
·强化向社保支出倾斜 | 第44-45页 |
·理顺财政管理体制 | 第45-47页 |
·分级补充社保基金 | 第45页 |
·国企红利转移支付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