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以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国外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理论 | 第13-16页 |
| ·国内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理论 | 第16-20页 |
| ·国内外科技人才培养实践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体系初探 | 第25-37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 ·地质科技人才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 ·地质科技人才特点 | 第26-27页 |
| ·地质人才培养现状 | 第27-30页 |
| ·中科院系统培养 | 第28-29页 |
| ·高校系统培养 | 第29页 |
| ·行业培养 | 第29-30页 |
| ·我国地质人才培养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 ·研究理论体系构建 | 第32-37页 |
| ·理论体系初探 | 第32-34页 |
| ·培养模式 | 第34-35页 |
| ·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 | 第35-37页 |
| 第3章 地质科技人才培养调查分析 | 第37-49页 |
| ·样本选择 | 第37页 |
| ·地质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定量分析 | 第37-42页 |
| ·模型选择与数据输出 | 第38-41页 |
| ·定量分析结论 | 第41-42页 |
| ·地质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定性分析 | 第42-44页 |
| ·个体案例与结构分析 | 第44-49页 |
| ·职称与学历 | 第44-45页 |
| ·成果产出分析 | 第45-47页 |
| ·个案分析 | 第47-49页 |
| 第4章 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6页 |
| ·行业人才培养缺乏顶层设计 | 第49页 |
| ·一线科技人才供给结构性不足 | 第49-51页 |
| ·科技人才成长初期产出水平有待提升 | 第51页 |
| ·各实验室研究领域呈现趋同化 | 第51-52页 |
| ·地质教育体制缺陷 | 第52-54页 |
| ·地质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 第54-56页 |
| 第5章 提高地质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建议 | 第56-63页 |
| ·国家层面 | 第56-58页 |
| ·积极引导行业发展 | 第56页 |
| ·做好地质人才规划 | 第56-57页 |
| ·地质教育体系的完善 | 第57-58页 |
| ·行业层面 | 第58-59页 |
| ·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化 | 第58页 |
| ·在职人才培养的常态化 | 第58-59页 |
| ·项目培养与培养基金的完善 | 第59页 |
| ·组织层面 | 第59-61页 |
| ·考核机制的完善 | 第59-60页 |
| ·编制改革与人事制度灵活化 | 第60页 |
| ·加强平台建设与团队建设 | 第60-61页 |
| ·个人层面 | 第61-63页 |
| ·校企联合与定点培养相结合 | 第61页 |
| ·人才持续性保障 | 第61-6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