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关于华北克拉通破坏 | 第11-12页 |
·关于渤海湾盆地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渤海湾盆地基本构造特点及动力学背景研究 | 第14页 |
·对重点剖面进行平衡恢复 | 第14页 |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规律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结合分析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第17-22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0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7-18页 |
·地层发育特征及展布 | 第18-20页 |
·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构造层的划分及幕式运动 | 第20-21页 |
·构造单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中、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 | 第22-30页 |
·断裂特征 | 第22-23页 |
·断层类型 | 第23-26页 |
·郯庐断裂带 | 第26-28页 |
·两大构造系统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 第30-60页 |
·渤海湾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背景 | 第30-31页 |
·平衡剖面原理 | 第31-37页 |
·假设条件及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平衡剖面复原步骤 | 第33-35页 |
·伸展率概念 | 第35-37页 |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 | 第37-60页 |
·辽东湾地区 | 第37-41页 |
·东部地区 | 第41-52页 |
·西部地区 | 第52-56页 |
·伸展率的时空差异 | 第56-60页 |
第五章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对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指示意义 | 第60-64页 |
·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规律 | 第60-61页 |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对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指示意义 | 第61-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