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的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和发展 | 第13-14页 |
|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波导机制及应用 | 第14-19页 |
| ·慢光技术 | 第19-22页 |
| ·慢光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 ·慢光技术的发展 | 第20-22页 |
| ·慢光的应用 | 第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 | 第24-40页 |
| ·金属的光频特性与 Drude 模型 | 第24-29页 |
| ·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 | 第29-30页 |
| ·表面等离子体基本原理 | 第30-36页 |
| ·表面等离子体色散关系 | 第30-32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特征长度 | 第32-35页 |
| ·表面等离子体激励 | 第35-36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相关特性 | 第36-39页 |
| ·突破衍射极限 | 第36-37页 |
| ·透射增强现象 | 第37-38页 |
| ·慢光效应 | 第38-39页 |
| ·高密度存储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数值方法 | 第40-52页 |
| ·光束传播法 | 第40-41页 |
| ·矩量法 | 第41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1-51页 |
| ·Yee 氏元胞 | 第41-42页 |
| ·麦克斯韦旋度方程及 FDTD 公式 | 第42-46页 |
| ·激励源 | 第46页 |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46-49页 |
| ·金属色散介质中的 FDTD | 第49-50页 |
| ·FDTD 的数值稳定性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金属-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 | 第52-60页 |
| ·研究背景 | 第52页 |
| ·MDM 光波导结构 | 第52-53页 |
| ·MDM 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性质 | 第53-55页 |
| ·MDM 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的慢光分析 | 第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5章 介质-金属-介质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 | 第60-70页 |
| ·研究背景 | 第60页 |
| ·DMD 光波导结构 | 第60-61页 |
| ·DMD 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光学性质 | 第61-66页 |
| ·DMD 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的慢光特性 | 第66-68页 |
| ·本章小节 | 第68-7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