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引言 | 第15页 |
·土壤中PCBs的污染现状 | 第15-17页 |
·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物理修复 | 第17页 |
·化学修复 | 第17-18页 |
·生物修复 | 第18-19页 |
·多氯联苯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PCBs的厌氧生物降解 | 第19-21页 |
·PCBs的好氧生物降解 | 第21-23页 |
·PCBs的厌氧-好氧联合反应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PCB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基于核酸杂交分析技术的方法 | 第24-25页 |
·基于PCR技术的方法 | 第25-26页 |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26页 |
·宏基因组学技术 | 第26页 |
·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水分对水稻土中多氯联苯消减影响的研究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供试土壤 | 第29-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PCBs含量分析 | 第31-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研究区土壤PCBs的含量和组成特征 | 第34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中PCBs总量消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水分处理土壤中各氯代PCBs含量的消减影响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多氯联苯厌氧脱氯菌的富集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40-57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8页 |
·供试土壤 | 第40页 |
·PCBs厌氧脱氯菌液的富集培养 | 第40-43页 |
·PCBs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5-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PCBs厌氧脱氯富集培养体降解能力研究 | 第48-50页 |
·总细菌DGGE图谱 | 第50-51页 |
·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DGGE图谱条带的多样性指数 | 第52页 |
·特异性条带测序分析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厌氧脱氯富集培养体对水稻土泥浆体系中多氯联苯的脱氯降解 | 第57-77页 |
·引言 | 第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1页 |
·供试土壤 | 第57页 |
·试验设计 | 第57-59页 |
·PCBs含量分析 | 第59页 |
·Cl~-含量测定与分析 | 第59-60页 |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6页 |
·泥浆体系中Aroclor1260厌氧脱氯效果分析 | 第61-65页 |
·总细菌的DGGE图谱 | 第65-66页 |
·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66-68页 |
·DGGE图谱条带的多样性指数 | 第68-69页 |
·特异性条带测序分析 | 第69-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创新点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