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9页 |
缩略表 | 第19-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36页 |
·多氯联苯的性质、污染与危害 | 第20-22页 |
·多氯联苯的性质及应用 | 第20页 |
·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及土壤污染问题 | 第20-21页 |
·PCBs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第21-22页 |
·多氯联苯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 第22-25页 |
·物理修复技术 | 第22-23页 |
·化学修复技术 | 第23-24页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4-25页 |
·纳米零价铁及其双金属体系还原脱氯多氯联苯的研究与应用 | 第25-30页 |
·纳米零价铁及双金属体系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纳米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纳米双金属体系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零价铁体系还原脱氯机理 | 第29-30页 |
·微生物协同纳米零价铁环境修复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微生物协同零价铁作用机理 | 第30-32页 |
·微生物协同零价铁应用现状 | 第32-33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33-36页 |
·研究意义 | 第33页 |
·研究目标 | 第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2章 纳米零价铁及Pd/Fe双金属体系还原脱氯水中多氯联苯 | 第36-50页 |
·前言 | 第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4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6-38页 |
·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PCBs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纳米零价铁及纳米Pd/Fe双金属体系的表征 | 第41-44页 |
·多氯联苯还原脱氯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44-46页 |
·纳米颗粒吸附对多氯联苯去除的影响 | 第46-47页 |
·多氯联苯脱氯途径的初步探讨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纳米零价铁及Pd/Fe双金属体系模拟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 | 第50-61页 |
·前言 | 第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0-51页 |
·供试土壤 | 第51-52页 |
·实验设计 | 第52页 |
·分析测试 | 第52-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 第55页 |
·nZVI和Pd/Fe双金属体系对多氯联苯脱氯效率比较 | 第55-59页 |
·土壤理化性质对多氯联苯脱氯的影响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纳米零价铁与微生物联合模拟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 | 第61-73页 |
·前言 | 第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实验设计 | 第62-64页 |
·分析测试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对土壤中PCBs脱氯的影响 | 第65-67页 |
·微生物投加量对土壤中PCBs降解的影响 | 第67-68页 |
·纳米零价铁与微生物联合降解土壤中PCBs的效果 | 第68-69页 |
·土壤中不同氯代PCBs去除情况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创新点 | 第74页 |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