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投资法论文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5页
导言第25-30页
 一、研究意义第25-26页
 二、文献综述第26-28页
 三、研究思路第28-30页
第一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形成之研究第30-63页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立法之历史考察第30-63页
  一、早期美国外资安全政策及立法第30-35页
   (一) 一战前后美国境内外国投资形势第30-32页
   (二) 一战前后外资安全方面之立法第32-35页
   (三) 二战之后美国对外投资及对美国外资政策之影响第35页
  二、1970 年代开始对外资之限制性立法第35-39页
   (一) 外资并购引起美国担忧第35-37页
   (二) 外资安全立法之新起点第37-38页
   (三) 外国投资与安全立法之理性思考第38-39页
  第二节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立法背景第39页
  一、1980 年代美国境内外资并购形势第39-41页
  二、有关外资对国家安全影响之争第41-46页
   (一) 外资怀疑论者之观点及立法动议第41-44页
   (二) 外资肯定论者之回应第44-46页
  三、《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导火索第46-51页
   (一) CFIUS 早期劝阻外资之实践第46-47页
   (二) 富士通并购仙童案详情第47-49页
   (三) 各类调查程序之启动第49-51页
  第三节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早期议案之争第51页
  一、外资管理权限之宪政维度第51-55页
   (一) 美国国会涉外经济立法权限第51-52页
   (二) 国会立法之政治背景第52-54页
   (三) 府院外资管理权力之争第54-55页
  二、参众两院相关议案及其妥协第55-63页
   (一) 参议院提案第55-59页
   (二) 众议院提案第59-61页
   (三) 参众两院协商第61-62页
   (四)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通过第62-63页
第二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基本体系及早期修改研究第63-100页
 第一节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基本体系第63-100页
  一、关于法律渊源第63-67页
   (一)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第63-64页
   (二) 相关行政命令第64页
   (三) 实施条例第64-65页
   (四) 外资安全审查法与相关法律之关系第65-67页
  二、关于审查机构设置第67-69页
   (一) CFIUS 获得审查权第67页
   (二) CFIUS 成员结构第67-68页
   (三) CFIUS 决议规则第68-69页
  三、关于审查程序第69-72页
   (一) 通知与受理第69-70页
   (二) 初审程序第70-71页
   (三) 调查程序第71页
   (四) 总统决定第71-72页
  四、关于审查范围第72-75页
   (一) 若干重要概念之界定第72-74页
   (二) 受管辖之外资并购情形第74-75页
   (三) 不受管辖之外资并购情形第75页
  五、关于审查标准第75-78页
   (一) 参众两院协商会之共识第75-77页
   (二) 外资并购安全法规定之解析第77-78页
   (三) 简要评析第78页
  第二节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评价及早期实施第78页
  一、《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评价第78-83页
   (一) 修正案通过之法律基础第78-80页
   (二) 存在保护主义倾向第80-82页
   (三) 安全审查法律化之利弊分析第82-83页
  二、安全审查机制正式启动第83-84页
  三、关于早期审查之案例第84-87页
   (一) CFIUS 进入调查程序之典型案例第84-86页
   (二) 剥离资产第一案第86-87页
  第三节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法之早期修改第87页
  一、《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修改背景及早期议案第87-90页
   (一) 修改背景第87-88页
   (二) 早期修改之议案第88-90页
  二、汤姆森并购LTV-直接催生修改之个案第90-92页
   (一) 案件背景介绍第90页
   (二) 审查情况解析第90-92页
  三、获得通过之修正案第92-97页
   (一) 《伯德修正案》第92-94页
   (二) 《里格尔修正案》第94-95页
   (三) 《本杰明修正案》第95-97页
  四、有关与反垄断法融合之建议第97-100页
   (一) 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相关性之案例第97-98页
   (二) 立法建议及评析第98-100页
第三章 美国《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研究第100-148页
 第一节 《2007 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背景分析第100-113页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面临之新形势第100-103页
   (一) 美国国家安全观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之关系第100-102页
   (二) 来自新兴国家的跨国并购对美国外资政策之影响第102-103页
  二、两起最具影响之外资并购案第103-108页
   (一) 中海油公司竞购尤尼科公司案第103-106页
   (二) 迪拜港口并购伦敦半岛东方公司案第106-108页
  三、关于美国总审计局报告所涉法律问题第108-110页
   (一) 美国总审计局报告第108-109页
   (二) 财政部回应观点第109-110页
  四、相关修改议案及FINSA 之通过第110-113页
 第二节 FINSA 修改所涉主要法律问题第113-127页
  一、审查机构法定化第113-115页
   (一) 将CFIUS 法定化第113-114页
   (二) 为CFIUS 设置牵头机构第114-115页
  二、关于审查程序方面第115-119页
   (一) 完善审查程序单边启动机制第115页
   (二) 纳入通知前非正式沟通机制第115-116页
   (三) 明确调查程序启动之条件第116-117页
   (四) 强化国会监督机制第117-119页
  三、关于审查对象方面第119-125页
   (一) 进一步明确控制之认定标准第119-121页
   (二) 增列少数股东保护作为控制之例外第121-122页
   (三) 加强了对外国政府控制交易之审查第122-123页
   (四) 扩大国家安全审查范围第123-125页
  四、关于风险缓和制度第125-127页
 第三节 CFIUS 国家安全审查指南之分析第127-138页
  一、指南制定之法律依据第127-128页
  二、CFIUS 审查程序之目的及其特点第128-131页
   (一) 设定审查程序的目的第128页
   (二) 审查程序的特点第128-131页
  三、国家安全的分析程序第131-132页
  四、CFIUS 所审查过的呈现国家安全问题之交易类型第132-136页
   (一) 与美国企业的属性相关的交易第132-134页
   (二) 与外资并购者的属性相关的交易第134-136页
  五、引发国家安全问题的交易相关信息第136-137页
  六、简要评析第137-138页
 第四节 外资开放与国家安全之平衡论第138-148页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平衡机制第138-141页
   (一) 国家安全标准之模糊化第138-139页
   (二) 国家安全风险缓和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第139-140页
   (三) CFIUS 工作机制之相对独立性第140-141页
  二、有关FINSA 及其通过前的提案对平衡机制之影响第141-148页
   (一) 关于提交报告问题第141-143页
   (二) 关于经济安全作为审查标准第143-145页
   (三) 有关国会否决总统及CFIUS 决定的问题第145-148页
第四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实践之法律问题第148-170页
 第一节 电信业放松管制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第148-156页
  一、选择电信业为例研究美国审查实践的理由第148-149页
  二、电信业放松管制之法律背景第149-152页
  三、电信业外资并购所涉国家安全问题第152-154页
  四、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措施第154-156页
 第二节 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实践第156-164页
  一、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之案例第156-159页
   (一) TELPRI 公司并购案第156-157页
   (二) 安全协议之内容分析第157-159页
  二、安全协议与美国电信业现行法律制度之冲突第159-161页
   (一) 与网络服务产业的政策取向相冲突第159页
   (二) 与电信运营之管制放松背道而驰第159-160页
   (三) 无法实现规模与范围经济第160页
   (四) 没有降低外资电信企业的监管负担第160页
   (五) 缺乏必要的经济分析第160-161页
  三、电信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中歧视性之法律问题第161-164页
   (一) 关于国民待遇原则方面第161-163页
   (二) 关于最惠国待遇原则方面第163-164页
 第三节 行业性安全审查政策及法律之比较第164-170页
  一、海港领域国家安全措施第164-165页
  二、机场安全管理措施第165-166页
  三、核电站安全管理法律第166页
  四、金融机构安全防范措施第166-167页
  五、国防产业安全措施第167-170页
第五章 德俄两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比较研究第170-200页
 第一节 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第170-183页
  一、立法背景探析第170-173页
   (一) 二战以来德国外资管理体制之特点第170-172页
   (二) 外资并购引发安全问题之事例第172-173页
  二、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首次正式立法第173-175页
   (一) 2004 年《对外贸易与支付法》之修改第173页
   (二) 2004 年《对外贸易与支付条例》之修改第173-175页
  三、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最新修改之解析第175-182页
   (一) 修改之概览第175-176页
   (二) 有关实体部分之修改第176-179页
   (三) 有关程序部分之修改第179-180页
   (四) 违反该法的责任第180-181页
   (五) 与相关法律之协调第181-182页
  四、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评析第182-183页
 第二节 俄罗斯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第183-200页
  一、立法背景探析第183-185页
   (一) 俄罗斯外国投资情况第183-184页
   (二) 西门子并购事件触发外资安全立法第184-185页
  二、《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上位法依据及其制订历程第185-188页
  三、《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主要内容第188-197页
   (一) 关于审查对象及控制之认定第188-192页
   (二) 关于审查机构设置第192页
   (三) 关于审查程序性问题第192-195页
   (四) 关于审查标准问题第195-196页
   (五) 特殊的审批条件第196-197页
   (六) 违反本法的法律后果第197页
  四、《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评析第197-200页
第六章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国际协调研究第200-228页
 第一节 国际协调研究之相关基本理论第200-203页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推动各国仿效第200-201页
  二、国际关系中“安全化”理论第201-202页
  三、安全观的转变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第202-203页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关于安全例外的基本规定第203-210页
  一、OECD 投资相关的安全例外规定之解析第204-206页
   (一) OECD 资本流动自由化法典中有关安全例外的原则第204页
   (二) OECD 理事会关于安全例外的建议第204-205页
   (三) OECD 投资委员会的态度第205-206页
   (四) MAI 草案中关于安全例外的规定第206页
  二、地区或多边协议之规定第206-208页
   (一) 欧共体条约第206-207页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第207页
   (三) 能源宪章条约第207-208页
   (四) 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08页
  三、双边投资条约之规定第208-209页
  四、一些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关于安全例外之规定第209-210页
 第三节 安全例外条款在适用上的一些问题第210-214页
  一、基本安全例外条款之解释权问题第210-211页
  二、关于例外援引条件之解释问题第211-213页
  三、关于基本安全之涵盖范围问题第213-214页
 第四节 OECD 国家安全相关之东道国投资政策指南第214-221页
  一、明确提出非歧视性原则第215页
  二、主张法律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第215-218页
  三、要求审查措施与安全目的之间的比例性第218页
  四、建立审查的问责机制第218-221页
 第五节 欧洲法院“黄金股“相关判决之解析第221-228页
  一、欧盟委员会之政策指引第221-222页
  二、外资限制措施之类型及欧洲法院相应判决第222-226页
   (一) 直接限制外国人持股比例第222-223页
   (二) 购买股份超过限度须获批准第223-225页
   (三) 事后否决措施第225-226页
  三、与美国审查制度之对比分析第226-228页
第七章 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问题研究第228-249页
 第一节 关于外资并购影响安全之争论第228-232页
  一、关于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方面之争论第228-230页
  二、关于产业安全方面之争论第230-232页
 第二节 现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相关法律与政策及其检讨第232-239页
  一、应对外资并购中安全问题之政策指引第232-233页
  二、涉及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规范第233-236页
   (一) 宪法所作基本规定第233页
   (二) 法律、行政规章中之规定第233-236页
  三、现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第236-239页
   (一) 安全审查的立法层次与安全审查的重要性不相称第236页
   (二) 审批制下权责机构权限划分不明确第236-237页
   (三) 制度目的冲突之问题第237-238页
   (四) 外资管理模式转型与安全审查制度之契合问题第238-239页
 第三节 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第239-249页
  一、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之价值取向第239-244页
   (一)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产业政策审查之关系第239-240页
   (二)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之关系第240-242页
   (三)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价值论第242-244页
  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中几个问题之思考第244-249页
   (一) 关于审查机构方面第244-245页
   (二) 关于审查程序方面第245-246页
   (三) 关于审查范围方面第246-247页
   (四) 关于审查标准方面第247-248页
   (五) 关于审查措施方面第248-249页
结论第249-252页
参考文献第252-269页
后记第269-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角色女子排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策略与预测能力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