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5-8页 |
Ⅰ 引言 | 第8页 |
Ⅱ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 人参果的生产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TMV、PVM 和 CMV 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9-10页 |
·烟草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9页 |
·烟草花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第9-10页 |
·马铃薯 M 病毒(PVM)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10-11页 |
·马铃薯 M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马铃薯 M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黄瓜花叶病毒(CMV)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第12页 |
3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 RNAi 技术在植物抗病毒中的应用 | 第12-19页 |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植物中 RNAi 的沉默通路及 RNAi 技术在植物病毒防治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植物中 RNAi 的沉默通路 | 第13-15页 |
·RNAi 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的作用 | 第15页 |
·植物病毒 RNA 沉默抑制子种类及对基因沉默抑制的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RNAi 载体结构与沉默效果关系 | 第17-18页 |
·siRNA 设计网站 | 第18-19页 |
Ⅲ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Ⅳ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Ⅴ 材料与方法 | 第21-32页 |
1 材料 | 第21-23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21页 |
·病样采集 | 第21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23页 |
·细菌培养基 | 第21-22页 |
·人参果组织培养培养基与遗传转化培养基 | 第22页 |
·MS 培养基母液配制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植物激素 | 第23页 |
·IPTG 和 X-Gal | 第23页 |
·抗生素 | 第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3-24页 |
·大肠杆菌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靶标片段的克隆 | 第25-26页 |
·靶标片段的选择及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人参果病叶总 RNA 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6页 |
·三个靶标片段扩增 | 第26页 |
·靶标片段融合以及反向插入片段合成 | 第26-28页 |
·两个靶标片段融合 | 第26-27页 |
·三个靶标片段融合 | 第27-28页 |
·反向插入片段扩增 | 第28页 |
·RNAi 中间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正向片段插入载体 pHANNIBAL | 第28页 |
·反向片段插入载体 pHAIF | 第28-29页 |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遗传转化 | 第30-32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页 |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30页 |
·农杆菌工程菌的鉴定 | 第30-31页 |
·农杆菌介导的人参果遗传转化 | 第31-32页 |
Ⅵ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1 三个靶标片段克隆 | 第32-34页 |
·TMV 靶标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页 |
·PVM 靶标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33页 |
·CMV 靶标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2 三个靶标片段融合以及反向插入片段扩增 | 第34-37页 |
3 RNAi 中间载体 pHAIFR 和表达载体 pCEIHFR 的构建 | 第37-39页 |
·RNAi 中间载体 pHAIFR 的构建 | 第37页 |
·正向片段插入 pHANNIBAL 质粒 | 第37页 |
·反向片段插入 pHANNIBAL 质粒 | 第37页 |
·RNAi 表达载体 pCEIHFR 的获得 | 第37-38页 |
·RNAi 表达载体 pCEIHFR 转化农杆菌及其鉴定 | 第38-39页 |
4 转化再生苗的获得 | 第39-40页 |
Ⅶ 讨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附表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