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钢钻孔加工断屑机理及建模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切屑断屑及切削仿真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5页 |
| ·切屑断屑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切削仿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3-15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高锰钢钻孔加工切屑处理的研究 | 第17-32页 |
| ·切屑存在形式 | 第17-18页 |
| ·ZGMn13钻削现状 | 第18-20页 |
| ·ZGMn13的性能 | 第18页 |
| ·ZGMn13钻削现状 | 第18-20页 |
| ·钻削切屑处理的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 ·钻削切屑的形成机理 | 第20-21页 |
| ·钻削切屑的断屑机理 | 第21页 |
| ·钻削切屑的断屑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 ·钻削切屑的流动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 ·ZGMn13钻削切屑处理措施 | 第26-28页 |
| ·降低ZGMn13切屑的加工硬化 | 第26-27页 |
| ·改善ZGMn13钻削的断屑情况 | 第27-28页 |
| ·改善ZGMn13钻削的排屑情况 | 第28页 |
| ·断屑槽、排屑槽尺寸的确定 | 第28-31页 |
| ·断屑槽尺寸的确定 | 第29-30页 |
| ·分屑槽尺寸的确定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高锰钢钻孔加工有限元仿真 | 第32-46页 |
| ·有限元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32-33页 |
| ·ZGMn13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 ·本构方程 | 第33-35页 |
| ·屈服准则 | 第35-36页 |
| ·基于Deform的ZGMn13钻削仿真 | 第36-42页 |
| ·ZGMn13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 ·刀具、工件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9-42页 |
| ·仿真控制参数设置 | 第4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 ·切屑处理情况比较 | 第42-43页 |
| ·轴向力及扭矩曲线比较 | 第43-44页 |
| ·刀具等效应力分布比较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高锰钢钻孔加工刀具的改进 | 第46-53页 |
| ·刀片结构及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确定 | 第46-49页 |
| ·刀片结构的确定 | 第46页 |
| ·刀片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确定 | 第46-49页 |
| ·刀具连接方式的改进 | 第49-50页 |
| ·连接方式改进的必要性及机夹刀具结构 | 第49-50页 |
| ·机夹式刀具的优点 | 第50页 |
| ·刀片材料的预选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高锰钢钻孔加工实验研究 | 第53-63页 |
| ·刀片断屑槽宽度的确定 | 第53-57页 |
|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 ·实验条件、工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 第53-55页 |
| ·实验内容 | 第5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新型刀具的进给量的确定 | 第57-59页 |
| ·实验目的 | 第57页 |
| ·实验条件、工具设备 | 第57页 |
| ·实验内容 | 第5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新型刀具与普通刀具的钻削性能对比 | 第59-62页 |
|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 ·实验条件、工具设备 | 第59-60页 |
| ·实验内容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