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国外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葡萄座腔菌属种类的多样性研究 | 第11-12页 |
·葡萄座腔菌属真菌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研究 | 第13-14页 |
·我国葡萄座腔菌属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4页 |
·苹果轮纹病的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外苹果轮纹病菌的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苹果轮纹病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展望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2页 |
·供试材料 | 第18-24页 |
·供试菌株 | 第18-23页 |
·培养基 | 第23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32页 |
·不同地区苹果轮纹病症状研究 | 第24页 |
·试验菌株的采集及分离 | 第24-25页 |
·菌株培养特征观察 | 第25页 |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5页 |
·菌株的多基因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25-31页 |
·病原真菌总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 第26页 |
·电泳检测 | 第26-27页 |
·PCR 扩增 | 第27-29页 |
·DNA 序列的分析和鉴定 | 第29页 |
·供试菌株的单倍型(Haplotypes)分析 | 第29页 |
·单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9-31页 |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9页 |
·环渤海湾地区地区苹果轮纹病的症状 | 第32页 |
·菌株培养特征 | 第32-34页 |
·菌株形态特征 | 第34-40页 |
·子实体特征 | 第34-36页 |
·孢子形态特征 | 第36-40页 |
·菌株的多基因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40-48页 |
·PCR 扩增 | 第40页 |
·ITS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0-43页 |
·菌株 ITS 单倍体型分析 | 第43-44页 |
·β-tubulin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第44-46页 |
·EF1-α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第46-47页 |
·ITS、β-tubulin 与 EF1-α序列联合系统发育分析 | 第47-48页 |
·菌株致病性测定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苹果轮纹病症状的多样性分析 | 第49页 |
·苹果轮纹病菌的多样性分析 | 第49-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不同地区苹果轮纹病的症状 | 第52页 |
·菌株培养学和形态学特征 | 第52页 |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页 |
·菌株致病性测定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