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叶片衰老与激素对衰老的调控 | 第12-13页 |
·籽粒灌浆与激素对籽粒灌浆的调控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5-17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15页 |
·MDA 含量 | 第15-16页 |
·叶片 SOD、CAT、POD 酶活性 | 第16页 |
·内源激素含量 | 第16页 |
·小麦籽粒增重及灌浆参数的计算 | 第16页 |
·蔗糖、淀粉含量测定和淀粉积累量及淀粉积累量的计算 | 第16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和蛋白质积累量及蛋白质积累速率的计算 | 第16-17页 |
·蛋白质组分的分离与测定 | 第17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7页 |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测定 | 第17页 |
·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1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 第18-24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小麦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8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叶片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内源 ZR 变化动态 | 第20-21页 |
·ABA 变化动态 | 第21-22页 |
·内源 GA3变化动态 | 第22页 |
·内源 IAA 变化动态 | 第22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旗叶不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外源激素对叶片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外源激素对叶片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外源激素对叶片 CAT 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4-37页 |
·小麦籽粒的灌浆动态 | 第24-25页 |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 | 第25-27页 |
·外源 ABA 对籽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外源 ABA 对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淀粉含量动态 | 第28-29页 |
·蛋白质含量动态 | 第29页 |
·外源 ABA 与 6-BA 对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外源 ABA 和 6-BA 对籽粒 GS 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喷施外源 ABA 或 6-BA 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外源 ABA 对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外源 ABA 对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外源 ABA 对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ZR 变化动态 | 第34-35页 |
·ABA 变化动态 | 第35页 |
·GA3变化动态 | 第35-36页 |
·IAA 变化动态 | 第36-37页 |
·内源激素含量与淀粉积累速率、蛋白质积累速率和灌浆速率的关系 | 第37-38页 |
·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 GS 活性的关系 | 第38-39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外源 ABA 对不同持绿型小麦成熟期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