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小鱼洞断裂形成机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活动断裂的现状研究 | 第9-10页 |
| ·地应力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断层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新生断裂的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小鱼洞新生断裂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地质构造物理模拟试验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7页 |
| ·地质构造 | 第16-19页 |
| ·地层岩性 | 第19-21页 |
|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特征 | 第21-24页 |
| ·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 第24-26页 |
|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 第25页 |
| ·龙门山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总体设计 | 第27-44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模拟试验的相似关系 | 第28-29页 |
| ·试验模型相似准则 | 第28-29页 |
| ·试验模型相似比的确定 | 第29页 |
| ·模型设计 | 第29-34页 |
| ·试验设计 | 第34-44页 |
| ·模型材料 | 第34-35页 |
| ·测试元件布设 | 第35-39页 |
| ·加载设计 | 第39页 |
| ·试验步骤 | 第39-44页 |
| 第四章 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79页 |
| ·工况一结果分析 | 第44-52页 |
| ·位移分析 | 第44-47页 |
| ·应变分析 | 第47-51页 |
| ·综合分析 | 第51-52页 |
| ·工况二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 ·位移分析 | 第52-57页 |
| ·应变分析 | 第57-62页 |
| ·综合分析 | 第62-63页 |
| ·工况三结果分析 | 第63-77页 |
| ·位移分析 | 第63-70页 |
| ·应变分析 | 第70-76页 |
| ·综合分析 | 第76-77页 |
| ·小鱼洞断裂带形成机理分析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