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空间计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调研工作的简介 | 第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 第17-2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2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空间的概述及问题 | 第20-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超大规模高中概念 | 第20页 |
·高中教学空间的概念 | 第20-21页 |
·计划、设计的概念 | 第21页 |
·超大规模高中的特点 | 第21-24页 |
·超大规模高中产生的原因 | 第21-23页 |
·超大规模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区别 | 第23-2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空间目前的问题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空间中普通教室的调查 | 第26-70页 |
·本章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收集资料 | 第26页 |
·理论研究 | 第26页 |
·实地调研 | 第26-27页 |
·规划设计实践及信息反馈 | 第27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计划设计的理论要求 | 第27-32页 |
·超大规模高中弹性教室需求数量的计划 | 第27-29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平面设计要求 | 第29-30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教学设施设计 | 第30-32页 |
·超大规模高级中学普通教室的调研情况 | 第32-48页 |
·山西 XZ 中学普通教室 | 第32-35页 |
·陕西 Q 县一中普通教室 | 第35-39页 |
·陕西 Q 县二中普通教室 | 第39-41页 |
·陕西 XF 中学普通教室 | 第41-45页 |
·山西 SY 中学普通教室 | 第45-46页 |
·广西 LZ 中学新校区普通教室 | 第46-47页 |
·浙江 WZ 中学普通教室 | 第47-48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调研数据分析 | 第48-5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计划需求的分析 | 第48-49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空间设计的分析 | 第49-5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计划设计分析 | 第5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多功能化的设计 | 第54-64页 |
·普通教室小组讨论角 | 第55页 |
·普通教室图书角 | 第55-57页 |
·普通教室教师角” | 第57-58页 |
·普通教室生活角 | 第58-59页 |
·普通教室宣传角 | 第59-60页 |
·融入景观元素的交流角 | 第60-63页 |
·普通教室多功能适应性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63-64页 |
·国外高级中学普通教室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64-68页 |
·传统的矩形教室 | 第64-65页 |
·设有阳台和角落的普通教室 | 第65页 |
·开放的普通教室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组合模式的调查 | 第70-86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的形式 | 第70-71页 |
·开敞式的教学组团空间 | 第70页 |
·半围合式教学组团空间 | 第70页 |
·全围合式教学组团空间 | 第70-71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的组合模式 | 第71-77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的构成与形式 | 第71-73页 |
·教学组团中普通教室之间的组合方式 | 第73-74页 |
·教学组团中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的组合 | 第74页 |
·教学组团中普通教室与教师办公室的组合 | 第74-75页 |
·教学组团中交通交往空间的分析 | 第75-77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的调研情况 | 第77-83页 |
·山西 XZ 中学教学组团空间调研 | 第78-79页 |
·广西 LZ 中学教学组团空间调研 | 第79-80页 |
·广西 NN 中学教学组团空间调研 | 第80-81页 |
·陕西 XF 中学教学组团空间调研 | 第81-82页 |
·陕西 Q 县一中教学组团空间调研 | 第82-83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调研数据分析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5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空间的优化性设计 | 第86-96页 |
·超大规模高中弹性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 | 第86-88页 |
·超大规模高中弹性教学计划设计影响因素 | 第86-87页 |
·超大规模高中弹性教学计划设计策略 | 第87-88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的设计策略 | 第88-92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的空间组成 | 第88-89页 |
·超大规模高中普通教室的尺度设计策略 | 第89-91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室的未来发展模式 | 第91-92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设计策略 | 第92-95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组合理论原则 | 第92-93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 第93-9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分析研究 | 第94页 |
·超大规模高中教学组团空间设计策略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工程实践应用—广西贵港高中大圩校区 | 第96-104页 |
·规划方案 | 第96-98页 |
·项目概况 | 第96页 |
·校园规划总平面与环境设计 | 第96-98页 |
·教学空间设计 | 第98-101页 |
·教学空间的组合方式 | 第98-99页 |
·多层次的教学空间 | 第99-101页 |
·多层次交往空间 | 第101页 |
·设计中优点和不足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7 结论 | 第104-108页 |
·本研究结论 | 第104-106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图表图录 | 第112-116页 |
附录 | 第116-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