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脱氧概述 | 第12-15页 |
| ·脱氧机理 | 第13-14页 |
| ·脱氧剂的类型 | 第14-15页 |
| ·沼气脱硫 | 第15-18页 |
| ·干法脱硫 | 第15-16页 |
| ·湿法脱硫 | 第16-18页 |
| ·生物脱硫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基本理论 | 第19-35页 |
|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9-20页 |
| ·等离子体概念 | 第19页 |
| ·等离子体分类 | 第19-20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 第21-22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的物理过程 | 第22-23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 | 第23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物理参量 | 第23-31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气体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温室气体转化方面的应用 | 第33-34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合成臭氧的应用 | 第34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5-43页 |
| ·实验药品及装置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药品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流程 | 第36-41页 |
| ·配气系统 | 第36-37页 |
| ·高压电源系统 | 第37-38页 |
| ·DBD等离子体反应器 | 第38页 |
| ·分析检测系统 | 第38-41页 |
| ·脱氧电参数和工艺参数 | 第41-42页 |
| ·脱硫电参数和工艺参数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DBD等离子体脱除沼气中氧气的实验研究 | 第43-54页 |
| ·产物分析 | 第43-44页 |
| ·放电能量密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放电能量密度对等离子体反应器出口气体体积浓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放电能量密度对气体产物H_2和CO选择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氧气初始体积浓度的影响 | 第47-50页 |
| ·氧气初始体积浓度对沼气各组分气体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氧气初始体积浓度对气体产物H_2和CO选择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 ·二氧化碳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有无二氧化碳对沼气中各组分气体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有无二氧化碳对气体产物CO(CO_2)和H_2选择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DBD等离子体脱除含氧沼气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 | 第54-59页 |
| ·放电能量密度对脱硫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硫化氢初始体积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停留时间对脱硫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氧气初始体积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 第57页 |
| ·产物分析 | 第57-58页 |
| ·总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DBD等离子体脱除含氧沼气硫化氢的动力学研究 | 第59-63页 |
| ·物料衡算 | 第59页 |
| ·DBD等离子体反应动力学的简化模型 | 第59-62页 |
| ·没有明显的自由基终止反应 | 第60-61页 |
| ·自由基终止反应为主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