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分析的改进损伤容限疲劳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20页 |
·疲劳问题及其重要性 | 第15-16页 |
·疲劳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 第16-18页 |
·目前疲劳分析方法的不足 | 第18页 |
·传统疲劳寿命的局限性 | 第18-2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损伤容限疲劳设计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区间分析理论概述 | 第21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损伤容限疲劳设计理论 | 第23-33页 |
·损伤容限设计概念 | 第23页 |
·裂纹扩展寿命的估算 | 第23-27页 |
·静载断裂与疲劳断裂 | 第23-24页 |
·疲劳破坏断口分析 | 第24-25页 |
·裂纹的扩展过程 | 第25-27页 |
·裂纹扩展的材料参量 | 第27页 |
·断裂韧度 | 第27页 |
·裂纹扩展门槛值 | 第27页 |
·剩余疲劳寿命估算 | 第27-29页 |
·初始裂纹尺寸的确定 | 第27-29页 |
·临界裂纹尺寸的确定 | 第29页 |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29页 |
·影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因素 | 第29-30页 |
·断裂控制 | 第30-31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30-31页 |
·结构合理布局 | 第31页 |
·损伤容限设计法在实际应用时参量的获得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区间分析理论 | 第33-45页 |
·集合运算 | 第33-35页 |
·纯理论的集合运算 | 第33-34页 |
·延伸的集合运算 | 第34-35页 |
·两种重要效应 | 第35-37页 |
·依赖效应 | 第35-36页 |
·包装效应 | 第36-37页 |
·区间运算 | 第37-42页 |
·区间代数运算及性质 | 第37-40页 |
·区间向量与区间矩阵 | 第40-42页 |
·包含方程 | 第42-44页 |
·简单包含方程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理论的损伤容限法 | 第45-57页 |
·方法概述 | 第45-48页 |
·研究思路 | 第45-46页 |
·优势及意义 | 第46-48页 |
·裂纹扩展的材料参量区间化 | 第48-52页 |
·未知参量的区间化 | 第48-49页 |
·不确定参量的区间化 | 第49-52页 |
·区间化参量的引入及计算 | 第52-55页 |
·区间化参量的引入 | 第52-55页 |
·区间运算 | 第55页 |
·寿命区间 | 第55-56页 |
·寿命区间的概念 | 第55页 |
·寿命区间的优越性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区间分析的损伤容限法理论应用实例 | 第57-74页 |
·汽车横向空心稳定杆简介 | 第57-58页 |
·基于区间分析的改进损伤容限疲劳理论的应用 | 第58-69页 |
·汽车空心稳定杆的支反力及刚度的计算 | 第58-61页 |
·空心稳定杆危险位置的确定 | 第61-64页 |
·空心稳定杆疲劳寿命预测 | 第64-69页 |
·空心稳定杆刚度测量及疲劳试验 | 第69-73页 |
·空心稳定杆刚度测量 | 第69-71页 |
·空心稳定杆疲劳试验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