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小说的叙事张力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章 叙事的形式张力:多元并存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超越:多视角与多声音 | 第11-14页 |
一、 多重视角和“内视角”表达 | 第11-12页 |
二、 人物的在场与话语缺席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融合:隐喻和象征 | 第14-19页 |
一、 感性的理性表露 | 第14-16页 |
二、 理念的非理性呈现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试验:拼贴与戏仿 | 第19-23页 |
一、 精神的分裂与弥合 | 第19-20页 |
二、 虚构打造真实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叙事的思想张力:对立纠结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性爱张力:心理纠结与终极叙事 | 第23-26页 |
一、 自由与依偎之结 | 第23-24页 |
二、 婚恋幸福感与两性互峙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政治张力:人性、种族的命运冲突 | 第26-29页 |
一、 种族歧视与人性抗争 | 第26-27页 |
二、 政治强压下的命运抉择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伦理张力:善与恶的精神较量 | 第29-31页 |
一、 生命深处的伦理意识冲突 | 第29页 |
二、 人性与伦理的价值考量 | 第29-31页 |
第四节 社会张力:个人关怀与群体探寻 | 第31-34页 |
一、 个体生命价值的探寻 | 第31-32页 |
二、 人性荒原的社会思考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叙事张力的价值:解构与建构合一 | 第34-39页 |
第一节 张力效应:在思想与手法之间 | 第34-36页 |
一、 解构“中心主义” | 第34-35页 |
二、 构建“和谐生态”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价值意义:在守护与突围之间 | 第36-39页 |
一、 科幻文体的现实主义续写 | 第36-37页 |
二、 后现代表现形式的探索意义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